虐待罪案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 虐待争议案例的提出 | 第10-13页 |
(一) 王某虐待案 | 第10-11页 |
1.案件概述 | 第10-11页 |
2.争议焦点 | 第11页 |
(二) 温岭虐童案 | 第11-13页 |
1.案件概述 | 第11-12页 |
2.争议焦点 | 第12-13页 |
二、 虐待行为的特征与具体认定 | 第13-26页 |
(一) 虐待行为的特征分析 | 第13-15页 |
1.虐待行为的综合特征 | 第13-14页 |
2.长期性、持续性不是虐待行为的必然特征 | 第14-15页 |
(二) 虐待行为的具体认定 | 第15-21页 |
1.虐待行为的认定标准 | 第15-18页 |
2.虐待行为与虐待罪的辨析 | 第18-19页 |
3.虐待行为与故意伤害行为的区辨 | 第19-21页 |
(三) 虐待罪的具体认定标准 | 第21-26页 |
1.“情节恶劣”的具体认定 | 第21页 |
2.不包括直接导致轻伤以上的后果 | 第21-24页 |
3.虐待罪加重结果的具体认定 | 第24-26页 |
三、 虐待争议案例的检讨与评析 | 第26-30页 |
(一) 王某虐待案的分析 | 第26-28页 |
1.王某虐待案的行为分析 | 第26页 |
2.王某虐待案的定罪分析 | 第26-28页 |
(二) 温岭虐童案的分析 | 第28-30页 |
1.温岭虐童案的虐待行为分析 | 第28页 |
2.温岭虐童案的定罪分析 | 第28-30页 |
四、 虐待罪的立法不足及完善 | 第30-36页 |
(一) 虐待罪主体范围的缺陷及改善建议 | 第30-32页 |
1.虐待行为主体范围的变化 | 第30页 |
2.拓宽虐待罪主体范围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3.拓宽虐待罪主体范围的立法建议 | 第31-32页 |
(二) 虐待罪告诉形式的缺陷及改善 | 第32-36页 |
1.虐待罪告诉形式不利于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 | 第32-33页 |
2.将虐待罪的告诉形式改为公诉 | 第33-34页 |
3.健全虐待罪告诉形式的相关配套措施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