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9-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 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 第11-12页 |
2.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是其毕业生实现就业的需要 | 第12-13页 |
3. 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 第13-14页 |
一、文化、校园文化、高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概述 | 第14-18页 |
(一) 文化的含义及其社会作用 | 第14页 |
(二) 校园文化的含义及其特点 | 第14-15页 |
(三) 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育人功能 | 第15-16页 |
(四) 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其意义 | 第16-18页 |
二、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之比较 | 第18-21页 |
(一)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同点 | 第18-19页 |
(二) 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 | 第19-21页 |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原则与其必要性、可行性 | 第21-28页 |
(一)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原则 | 第21-22页 |
1. 对接的主体是高职院校 | 第21页 |
2. 择优原则 | 第21页 |
3. 企业发挥促进和主导作用的原则 | 第21页 |
4. 将文化对接纳入整体发展的原则 | 第21-22页 |
(二) 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1. 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 第22页 |
2. 有利于启发创新意识与激发学习的热情 | 第22-23页 |
3. 高职教育为企业服务的需要 | 第23-24页 |
4. 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 第24页 |
(三) 校企文化对接的可行性 | 第24-28页 |
1. 目标相同,主体相似 | 第25页 |
2. 结构层次相似 | 第25页 |
3. 功能相似 | 第25-26页 |
4. 差异带来空间 | 第26页 |
5. 就业是纽带 | 第26-28页 |
四、高职校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路径 | 第28-32页 |
(一) 从物质文化建设入手,融入企业元素 | 第28页 |
(二) 以精神文化建设为重,嵌入企业元素 | 第28-29页 |
(三) 以实训文化特色,凸显企业职性 | 第29-30页 |
(四) 以行为文化为载体,耦合校企文化 | 第30页 |
(五) 以专业文化为基础,对接校企文化 | 第30-32页 |
五、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方法 | 第32-37页 |
(一) 加强理论研究是校企文化对接的基础 | 第32-33页 |
(二) 转变理念是校企文化对接的前提 | 第33-34页 |
1. 转变两种文化对接的院校单边观 | 第33页 |
2. 转变陈旧的高职特色发展观 | 第33页 |
3. 转变狭隘的校企文化对接载体观 | 第33-34页 |
(三) 用好载体是校企文化对接的保证 | 第34-35页 |
1. 直接引进企业文化 | 第34页 |
2. 间接引进企业文化 | 第34-35页 |
(四) 企业式物质文化是校企文化对接的铺垫 | 第35页 |
(五) 引进企业优秀文化是对接的渠道 | 第35-36页 |
(六) 工学结合是校企文化对接的关键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