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31页 |
一、道德起源天生论 | 第19-21页 |
二、经验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 第21-27页 |
三、国外几本专著 | 第27-29页 |
四、国内对该问题论证的焦点 | 第29-31页 |
导言 | 第31-50页 |
一、对道德起源的源问题的思考 | 第31-34页 |
二、伦理、道德概念的检视 | 第34-38页 |
三、道德起源的发生学方法 | 第38-47页 |
四、道德起源的意义 | 第47-48页 |
五、研究方法与途径 | 第48-50页 |
第一章 道德起源的土壤 | 第50-67页 |
第一节 道德起源的原始经济胚胎 | 第50-60页 |
一、原始生存的渐进式改善——以食物和生产工具为例 | 第52-57页 |
二、原始生产部门——集团化协作 | 第57-60页 |
第二节 道德起源的初始交往——婚姻、家庭、亲属制度 | 第60-63页 |
第三节 道德起源的最早社会组织——氏族 | 第63-67页 |
第二章 原始实践与道德 | 第67-81页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及其道德意蕴 | 第67-71页 |
第二节 道德在原始实践中 | 第71-75页 |
第三节 道德个体及种系的实践 | 第75-81页 |
一、道德个体的实践 | 第75-78页 |
二、道德种系的实践 | 第78-81页 |
第三章 原始思维与道德 | 第81-101页 |
第一节 道德起源的主体性特征之——原始思维 | 第81-93页 |
一、原始思维的特征 | 第81-86页 |
二、原始思维中的道德 | 第86-90页 |
三、原始思维中的善恶观 | 第90-93页 |
第二节 道德起源的主体性特征之——语言 | 第93-101页 |
—、语言的起源 | 第93-96页 |
二、道德的语言诉说 | 第96-101页 |
第四章 图腾、禁忌与道德 | 第101-126页 |
第一节 原始宗教与道德的情结 | 第101-105页 |
第二节 图腾与道德的起源 | 第105-116页 |
一、图腾理论 | 第105-112页 |
二、图腾与道德的原始缠绕 | 第112-116页 |
第三节 禁忌与道德的起源 | 第116-126页 |
一、两性禁忌的产生 | 第117-120页 |
二、两性禁忌的道德意义 | 第120-123页 |
三、禁忌的启示 | 第123-126页 |
第五章 巫卜、祭祀与道德 | 第126-142页 |
第一节 巫与道德的起源 | 第126-132页 |
一、巫文化 | 第127-129页 |
二、巫师在原始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职责 | 第129-132页 |
第二节 卜文化中的道德 | 第132-135页 |
一、卜 | 第132-134页 |
二、易 | 第134-135页 |
第三节 祭祀中的道德起因 | 第135-142页 |
一、祖宗祭祀的道德功用性 | 第136-139页 |
二、天地祭祀的教化功能 | 第139-142页 |
第六章 神话与道德 | 第142-160页 |
第一节 神话是原始实践的语言宪章 | 第142-147页 |
一、神话具有真实性的特征 | 第143-145页 |
二、神话思维在原始社会的跨越 | 第145-147页 |
第二节 神话是道德的一种叙事 | 第147-153页 |
一、语言与神话具有同构性 | 第147-148页 |
二、神话的道德化 | 第148-153页 |
第三节 道德源出于神话的实证分析——以古希腊神话为例 | 第153-160页 |
一、古希腊神话 | 第153-156页 |
二、希腊神话对道德的塑造 | 第156-160页 |
第七章 习俗与道德 | 第160-183页 |
第一节 习俗与道德的原始融合 | 第160-166页 |
一、习俗及其特征的探究 | 第160-163页 |
二、原始社会中道德与习俗 | 第163-166页 |
第二节 习俗和原始的道德规范 | 第166-177页 |
一、道德与原始先民的日常习俗 | 第167-168页 |
二、习俗式原始道德规范 | 第168-173页 |
三、习俗的制度化 | 第173-177页 |
第三节 习俗与道德的分离 | 第177-183页 |
一、由习俗到道德 | 第177-180页 |
二、习惯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 第180-183页 |
结语 | 第183-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200页 |
致谢 | 第200-20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02-20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