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1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线粒体基因组的发现 | 第13页 |
·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及组成 | 第13-16页 |
2 线粒体基因组DNA研究趋势 | 第16-19页 |
·线粒体基因组用于后生动物系统发生中的优势 | 第16-17页 |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获得 | 第17-18页 |
·mtDNA基因标记在软体动物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3 双壳纲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双壳纲概况 | 第19-20页 |
·双壳纲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4 蛤蜊科研究概况 | 第23-27页 |
·西施舌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福建西施舌分类地位的研究 | 第24-25页 |
·四角蛤蜊和中国蛤蜊研究现状简介 | 第25-27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日照和漳州西施舌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第29-55页 |
1 材料方法 | 第29-36页 |
·材料 | 第29-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52页 |
·mtDNA提取结果 | 第36-37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37-40页 |
·短片段扩增结果 | 第37-39页 |
·长片段PCR产物电泳结果 | 第39-40页 |
·序列分析及预测 | 第40-41页 |
·线粒体基因组的一般特征 | 第41-45页 |
·蛋白质编码基因 | 第45-46页 |
·密码子的使用 | 第46-49页 |
·tRNA基因 | 第49-50页 |
·核糖体RNA基因 | 第50-51页 |
·非编码区 | 第51-52页 |
3 讨论 | 第52-53页 |
4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四角蛤蜊和中国蛤蜊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第55-75页 |
1 材料方法 | 第55-59页 |
·材料 | 第55-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72页 |
·mtDNA提取结果 | 第59-60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60-63页 |
·序列分析及预测 | 第63页 |
·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特征 | 第63-67页 |
·蛋白质编码基因 | 第67-68页 |
·密码子使用 | 第68-71页 |
·转运tRNA基因 | 第71页 |
·核糖体RNA基因 | 第71页 |
·非编码区 | 第71-72页 |
3 讨论 | 第72页 |
4 小结 | 第72-75页 |
第四章 蛤蜊科四个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 第75-91页 |
1 材料方法 | 第75-78页 |
·数据获取 | 第75-76页 |
·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第76页 |
·蛋白质氨基酸及其基因核苷酸差异分析 | 第76页 |
·核糖体RNA基因差异分析 | 第76页 |
·转运RNA基因分析 | 第76页 |
·RZ和ZZ群体cox1及lrRNA基因遗传距离的分析 | 第76-7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8-90页 |
·3个物种4个个体线粒体基因组基本信息比较 | 第78-79页 |
·四个物种基因排序的比较 | 第79页 |
·13个蛋白质基因的核苷酸差异分析 | 第79-80页 |
·西施舌与双壳类物种不同基因核苷酸与氨基酸间分歧度比较 | 第80-82页 |
·核糖体RNA基因差异分析 | 第82-83页 |
·转运RNA基因比较 | 第83-85页 |
·四个物种与双壳纲物种非编码区比较分析 | 第85-87页 |
·RZ和ZZ群体cox1及lrRNA基因遗传距离的分析 | 第87-90页 |
3 讨论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3页 |
创新点 | 第103-105页 |
附录 四个物种tRNA的二级结构 | 第105-11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