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基于生物药剂学研究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减毒增效机制

英文缩写词表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8页
   ·课题背景介绍第12-13页
   ·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减毒增效研究现状第13页
   ·代谢组学概况第13-14页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第14-15页
   ·本论文的内容和意义第15-18页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5-16页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第16-18页
第二章 四逆汤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第18-60页
 引言第18-19页
   ·仪器与材料第19-20页
     ·仪器第19页
     ·试药第19页
     ·试验动物第19-20页
   ·四逆汤制备方法的选择第20-31页
     ·方法与结果第20-30页
     ·小结与讨论第30-31页
   ·四逆汤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第31-42页
     ·方法与结果第31-41页
     ·小结与讨论第41-42页
   ·四逆汤的质量标准研究第42-58页
     ·性状第43页
     ·鉴别研究第43-44页
     ·检查研究第44页
     ·含量测定研究第44-57页
     ·小结与讨论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三章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及次乌头碱药代动力学研究第60-78页
 引言第60页
   ·仪器与材料第60-61页
     ·仪器第60-61页
     ·试药第61页
     ·试验动物第61页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第61-66页
     ·方法与结果第61-65页
     ·小结与讨论第65-66页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中次乌头碱药代动力学研究第66-77页
     ·方法与结果第66-76页
     ·小结与讨论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四章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对MI-RI大鼠心肌细胞代谢组学研究第78-111页
 引言第78-79页
   ·试验方法描述第79-81页
   ·仪器与材料第81-83页
     ·仪器第81-82页
     ·试药第82-83页
     ·细胞培养第83页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对MI-RI心肌细胞的作用第83-89页
     ·方法与结果第83-88页
     ·小结与讨论第88-89页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对MI-RI心肌细胞代谢组学研究第89-110页
     ·GC-MS分析的方法与结果第89-94页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与结果第94-105页
     ·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对附子毒-效的干预作用第105-108页
     ·小结与讨论第108-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五章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血浆组分GC-MS代谢指纹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第111-127页
 引言第111-112页
   ·仪器与材料第112-113页
     ·仪器第112页
     ·试药第112页
     ·试验动物第112-113页
   ·方法与结果第113-124页
     ·四逆汤和缺甘草四逆汤样品的制备第113页
     ·动物试验第113页
     ·血浆样品前处理第113-114页
     ·GC-MS分析系统第114页
     ·GC-MS方法学验证第114页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血浆组分GC-MS代谢指纹分析第114-119页
     ·四逆汤(缺甘草与否)血浆组分GC-MS代谢组学分析第119-123页
     ·四逆汤中附子与甘草合煎对附子毒-效的干预作用第123-124页
   ·小结与讨论第124-127页
结论与讨论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综述第141-152页
 参考文献第148-152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152-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中医“标本兼治”研究益智仁盐炙“温肾缩尿”作用机理
下一篇:基于生物毒价检测和化学成分分析的毒性中药附子质量评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