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4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11-15页 |
二 学术回顾 | 第15-27页 |
(一) 性别与医疗视野下的稳婆群体研究 | 第15-24页 |
(二) 有关产育的文化史研究 | 第24-27页 |
三 问题意识 | 第27-32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文章框架 | 第32-34页 |
第二章 近世稳婆的基本状貌 | 第34-63页 |
第一节 稳婆的称呼 | 第34-39页 |
第二节 稳婆的经济状况 | 第39-47页 |
第三节 稳婆的知识与技艺 | 第47-57页 |
一、技艺传承方式 | 第47-49页 |
二、接生技艺 | 第49-57页 |
第四节 稳婆的其他职能 | 第57-59页 |
第五节 余论:稳婆行业的特点 | 第59-63页 |
第三章 稳婆在传统医书中的形象 | 第63-103页 |
第一节 古代医家对难产的认识与治疗 | 第63-76页 |
一、对难产的认识 | 第63-66页 |
二、对难产的治疗 | 第66-76页 |
第二节 医书中的稳婆形象 | 第76-85页 |
一、坐婆有妙手 | 第76-78页 |
二、岂有稳婆之妙手 | 第78-83页 |
三、凶妇 | 第83-85页 |
第三节 通俗胎产医书的流行与稳婆形象的普及——以《达生编》为例 | 第85-98页 |
一、《达生编》的广泛流布 | 第86-90页 |
二、《达生编》广泛流布的原因 | 第90-94页 |
三、《达生编》作者考 | 第94-98页 |
第四节 余论:医家与稳婆的关系 | 第98-103页 |
第四章 稳婆在其它文本中的形象 | 第103-134页 |
第一节 良善之辈 | 第103-111页 |
一、妇女交往间的活跃角色 | 第103-109页 |
二、邻家老妇 | 第109-111页 |
第二节 富有喜剧色彩的滑稽人物 | 第111-115页 |
第三节 卑污的小人 | 第115-123页 |
一、杀婴、换子 | 第115-119页 |
二、堕胎 | 第119-122页 |
三、贪财 | 第122-123页 |
第四节 与稳婆伴随的魑魅色彩 | 第123-128页 |
第五节 余论:稳婆形象体现的社会观念 | 第128-134页 |
第五章 晚清以降稳婆境遇及形象的改变 | 第134-183页 |
第一节 晚清以降妇婴卫生行政的出现 | 第134-144页 |
一、“卫生”含义的扩展 | 第134-136页 |
二、妇婴卫生行政的出现 | 第136-144页 |
第二节 “卫生”话语下的稳婆境遇 | 第144-163页 |
一、舆论攻击的对象 | 第144-148页 |
二、政府取缔的对象 | 第148-155页 |
三、产家控诉的对象 | 第155-163页 |
第三节 传统稳婆形象在近代的延续与演变 | 第163-180页 |
一、龙钟婆娑——与“婆”字相连的传统形象 | 第163-173页 |
二、肮脏之手——“卫生”话语下的新形象 | 第173-180页 |
第四节 余论:传统稳婆形象对近代助产事业的影响 | 第180-183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183-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07页 |
致谢 | 第207-209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2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