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化学论文--环境污染化学论文

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的解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52页
   ·概述第14-15页
   ·生物质的基本组成及其热解机理第15-19页
   ·生物质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第19-21页
   ·生物油的品质提升:过程及机理第21-28页
     ·生物油的物理提质方法第22-23页
     ·生物油的催化化学提质方法第23-28页
   ·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分布第28-30页
   ·生物质基功能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第30-33页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33-3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3-3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4页
 参考文献第34-52页
第二章 生物质表面化学修饰强化污染物去除及其机理研究第52-72页
   ·概述第52-53页
   ·实验部分第53-55页
     ·实验材料第53页
     ·生物质的表面化学修饰第53页
     ·组成和结构表征第53-54页
     ·铅的吸附实验第54-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67页
     ·蒲草生物质的化学修饰第55-56页
     ·结构和组成表征第56-59页
     ·EDTA修饰生物质的重金属强化去除性能第59-60页
     ·表面化学修饰对重金属强化去除机理研究第60-67页
   ·小结第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第三章 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其机理第72-114页
   ·铅污染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中铅的迁移转化及其机理研究第72-79页
     ·概述第72页
     ·实验部分第72-74页
       ·实验材料第72-73页
       ·铅污染生物质的快速热解第73页
       ·热解产物分析第73-74页
     ·结果与讨论第74-78页
       ·铅污染生物质的热解第74-76页
       ·铅污染生物质快速热解方法技术经济评价第76-78页
     ·小结第78-79页
   ·湿地植物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中氮磷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第79-89页
     ·概述第79页
     ·实验部分第79-81页
       ·实验材料第79-80页
       ·湿地植物生物质快速热解第80页
       ·热解产物分析第80-81页
     ·结果与讨论第81-89页
       ·湿地植物热解过程及产物分析第81-85页
       ·热解过程氮磷元素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机理研究第85-89页
     ·小结第89页
   ·生物质和废弃电子垃圾塑料共热解过程中溴化阻燃剂的分解转化机理探索第89-106页
     ·概述第90-91页
     ·实验部分第91-93页
       ·实验材料第91-92页
       ·生物质和WEEEs塑料共热解第92页
       ·分析和表征第92-93页
     ·结果与讨论第93-105页
       ·热解进料的基本性质分析第93-94页
       ·生物质和WEEEs塑料的共热解过程及影响因素第94-97页
       ·WEEEs塑料热解过程中溴化阻燃剂的分解机第97-105页
     ·小结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4页
第四章 生物质热解液体产物的品质提升及其机理研究第114-142页
   ·常温常压下零价金属对生物油的品质提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第114-124页
     ·概述第114-115页
     ·实验部分第115-116页
       ·材料第115页
       ·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的零价金属加氢反应第115-116页
       ·零价金属用于实际生物油体系的加氢反应第1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16-124页
       ·不同零价金属对生物油模型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及其机理第116-119页
       ·生物油品质提升前后的性质分析第119-121页
       ·零价金属锌对生物油品质提升过程机制探讨第121-124页
     ·小结第124页
   ·快速热解铜负载生物质选择性提高生物油的品质第124-136页
     ·概述第124-125页
     ·实验部分第125-126页
       ·材料第125页
       ·铜负载生物质的快速热解第125页
       ·产物的分析与表征第125-126页
     ·结果与讨论第126-136页
       ·铜污染生物质的热解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第126-129页
       ·金属铜对生物油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第129-133页
       ·铜在热解过程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及回收第133-136页
     ·小结第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2页
第五章 生物质热解制备功能碳材料及其在环境、催化和能源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第142-192页
   ·MgCl_2负载生物质热解制备介孔碳支撑的纳米氧化镁材料及其对CO_2捕集性能研究第142-154页
     ·概述第142-143页
     ·实验部分第143-144页
       ·实验材料第143页
       ·介孔碳稳定的氧化镁纳米材料的合成第143页
       ·mPC-MgO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表征第143-144页
       ·mPC-MgO的CO_2捕集性能第144页
     ·结果与讨论第144-154页
       ·mPC-MgO的合成过程及机理第145-146页
       ·mPC-MgO的结构和组成表征第146-149页
       ·mPC-MgO的CO_2捕集性能评价第149-152页
       ·mPC-MgO的CO_2捕集机理分析第152-154页
     ·小结第154页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碳基磁性固体酸材料及其催化性能评价第154-165页
     ·概述第154-155页
     ·实验部分第155-157页
       ·磁性多孔碳基固体酸材料的合成第155-156页
       ·材料表征第156页
       ·固体酸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156-157页
     ·结果与讨论第157-164页
       ·磁性固体酸材料的合成过程及结构表征第158-162页
       ·磁性固体酸材料的催化性能评价第162-164页
     ·小结第164-165页
   ·快速热解碳化法从富氮湿地植物生物质制备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电化学储能性能研究第165-179页
     ·概述第165-166页
     ·实验部分第166-167页
       ·材料第166页
       ·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合成第166页
       ·结构表征第166-167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67页
     ·结果与讨论第167-179页
       ·材料合成过程中氮元素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机理第167-171页
       ·材料的结构表征第171-174页
       ·材料的电容性能评价及其作用机制探索第174-179页
     ·小结第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9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92-196页
致谢第196-198页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98-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河流域表生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其光催化降解研究
下一篇:数据分析在污染控制领域的节能优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