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型切换的火电机组先进控制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目前火电锅炉关键回路控制现状 | 第12-13页 |
| ·各类先进控制算法研究 | 第13页 |
| ·预测控制技术 | 第13页 |
| ·专家控制技术 | 第13-14页 |
| ·火电行业先进控制的意义 | 第14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先进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 第15-32页 |
| ·国电智深EDPF-NT Plus集散控制系统 | 第15-19页 |
| ·EDPF-NT Plus架构介绍 | 第15-17页 |
| ·EDPF-NT Plus软件系统 | 第17-18页 |
| ·先进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 第18-19页 |
| ·OPC通讯技术 | 第19页 |
| ·OPC通信技术简介 | 第19页 |
| ·OPC技术对先进控制的意义 | 第19页 |
| ·系统辨识方法 | 第19-21页 |
| ·最小二乘法 | 第20页 |
| ·批量最小二乘法 | 第20-21页 |
| ·预测控制算法 | 第21-25页 |
| ·广义预测控制 | 第22-24页 |
| ·阶梯式策略 | 第24-25页 |
| ·控制器参数选取 | 第25页 |
| ·多模型和切换方法 | 第25-29页 |
| ·单层次多模型 | 第26-27页 |
| ·多层次多模型 | 第27-28页 |
| ·模型切换方法 | 第28-29页 |
| ·智能专家监督系统 | 第29-31页 |
| ·专家系统 | 第29页 |
| ·智能专家系统发展 | 第29-30页 |
| ·智能专家监督系统设计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先进控制系统的构建 | 第32-43页 |
| ·先进控制工作站搭建 | 第32-34页 |
| ·现场目前网络情况概述 | 第32-33页 |
| ·先进控制工作站接入 | 第33-34页 |
| ·安全保护措施 | 第34页 |
| ·组态修改 | 第34-39页 |
| ·人机界面修改 | 第34-36页 |
| ·控制逻辑修改 | 第36-39页 |
| ·先进控制软件设计 | 第39-42页 |
| ·数据通讯组件 | 第39-41页 |
| ·数据实时趋势组件 | 第41页 |
| ·先进控制组件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汽水系统先进控制的实现 | 第43-82页 |
| ·石横1#机组、3#机组锅炉简介 | 第43-45页 |
| ·制粉设备和燃烧系统 | 第43-44页 |
| ·汽水系统 | 第44-45页 |
| ·风烟系统 | 第45页 |
| ·低氮燃烧改造 | 第45-57页 |
| ·低氮燃烧改造原理 | 第46-51页 |
| ·对汽水系统的影响 | 第51-57页 |
| ·主汽温度控制 | 第57-71页 |
| ·过热蒸汽系统特性分析 | 第57页 |
| ·过热汽温影响因素 | 第57-58页 |
|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结构 | 第58页 |
| ·当前控制效果 | 第58-60页 |
| ·单层次多模型主汽温SGPC控制 | 第60-64页 |
| ·吹灰专家监督系统主汽温SGPC控制 | 第64-71页 |
| ·主汽压力控制 | 第71-81页 |
| ·主汽压力控制性能分析 | 第71-72页 |
| ·主汽压力调节方法 | 第72-74页 |
| ·主汽压力影响因素 | 第74页 |
| ·当前控制效果 | 第74-76页 |
| ·多层次多模型主汽压力SGPC控制 | 第76-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82-84页 |
| ·本文总结 | 第82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