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8页 |
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2.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3.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5. 创新空间与研究大纲 | 第15-17页 |
6.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行政服务中心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9页 |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中国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21-31页 |
·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历史 | 第21-22页 |
·行政服务中心的提出 | 第21-22页 |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历史演进 | 第22页 |
·行政服务中心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 第22-25页 |
·行政服务中心规模不断扩大 | 第22-23页 |
·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形式多样化 | 第23页 |
·行政服务中心呈快速发展的趋势 | 第23页 |
·行政服务中心在名称与归属不统一 | 第23页 |
·行政服务中心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都很突出 | 第23-25页 |
·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 | 第25-27页 |
·增强政府治理的合法性 | 第25页 |
·提高政府公务的透明度 | 第25-26页 |
·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 | 第26页 |
·推进效能政府的建设 | 第26页 |
·健全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机制 | 第26-27页 |
·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模式 | 第27-31页 |
·行政服务中心的性质及职责 | 第27页 |
·行政服务中心的主要模式 | 第27-31页 |
第三章 中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40页 |
·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缺乏法律依据 | 第31-32页 |
·行政服务中心的现实定位模糊不清 | 第32-34页 |
·行政服务中心自身的职责不明晰 | 第32-33页 |
·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理念有偏差 | 第33-34页 |
·行政服务中心的设置和管理缺乏统一规范 | 第34-36页 |
·从宏观角度上看,机构设置不一致,造成行政行为不够规范 | 第34-35页 |
·行政服务中心内设机构缺乏统一规范 | 第35页 |
·行政服务中心对日常工作的协调功能差 | 第35-36页 |
·对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授权不充分 | 第36-37页 |
·行政组织内部人事双重管理的困境 | 第37-38页 |
·信息技术手段的制约 | 第38-40页 |
·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事项网上审批覆盖率不高 | 第39页 |
·行政服务中心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尚未真正地实现信息共享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完善与发展中国行政服务中心的对策 | 第40-49页 |
·加强法律保障,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 | 第40-42页 |
·规范机构名称,以“行政服务中心”作为统一名称 | 第40-41页 |
·逐步由临时性办事机构向常设性专设机构发展 | 第41页 |
·统一安排行政服务中心的编制 | 第41-42页 |
·合理定位角色,明确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责及管理权限 | 第42-44页 |
·明确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并推进其职责的法定化 | 第42-43页 |
·突破体制障碍,提升行政服务中心的地位 | 第43页 |
·充分授权窗口部门,使窗口真正实现职、权、责的统一 | 第43-44页 |
·规范和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内部管理体制 | 第44-45页 |
·行政服务中心内部监管体制的规范和完善 | 第44页 |
·行政服务中心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规范和完善 | 第44页 |
·行政服务中心内部组织和人事管理的规范和完善 | 第44-45页 |
·创新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 | 第45-47页 |
·通过理顺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来健全其运行机制 | 第45-46页 |
·通过建立科学的行政审批机制创新运行机制 | 第46页 |
·通过改革行政服务中心业务流程以提高服务效率 | 第46页 |
·通过在行政服务中心之间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 | 第46-47页 |
·推进电子政务,实现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透明化、信息化 | 第47-48页 |
·培养良好的行政文化,实现“便民和服务”的宗旨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