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一氧化碳加氢合成C2含氧化合物铑基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3页
   ·合成气制碳二含氧化合物背景第13-19页
     ·石油危机第13-14页
     ·合成气技术的发展第14-16页
     ·C_2含氧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及开发现状第16-19页
     ·合成气制C_2含氧化合物的意义第19页
   ·合成气制C_2含氧化物的催化体系第19-22页
     ·改良型甲醇合成催化剂第19-20页
     ·F-T合成改性催化剂第20-21页
     ·钼基改良型催化剂第21-22页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第22页
   ·Rh基催化剂研究现状第22-32页
     ·催化剂组成第22-25页
     ·制备方法第25-26页
     ·反应条件的控制第26页
     ·反应机理第26-32页
   ·本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2-33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33-39页
   ·试剂、原料及仪器第33-34页
     ·实验试剂第33页
     ·实验用气体第33-34页
     ·实验器材第34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34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34-36页
     ·X-射线衍射(XRD)第34页
     ·氮气吸脱附(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第34页
     ·扫描电了显微镜(SEM)第34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4页
     ·红外光谱(FT-IR)第34-35页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35页
     ·CO或H_2程序升温脱附(CO/H_2-TPD)第35页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第35页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35-36页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36-39页
     ·评价装置及流程第36-37页
     ·活性评价方法第37页
     ·产物分析第37-39页
第3章 Mn、La的引入方式对Rh/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9-51页
   ·引言第39页
   ·Rh、Mn浸渍次序对Rh/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9-45页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评价第39-40页
     ·Rh、Mn浸渍次序对Rh/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0页
     ·H_2-TPR表征第40-41页
     ·FT-IR表征第41-45页
   ·La引入方式对Rh/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5-49页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评价第45-46页
     ·La引入方式对Rh/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6页
     ·催化剂的织构表征第46-47页
     ·H_2-TPR表征第47页
     ·FT-IR表征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助剂Mn、Li对Rh/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1-60页
   ·引言第51页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活性评价第51-52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51页
     ·催化剂的表征与评价第51-52页
   ·Mn、Li对Rh/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H_2-TPR表征第53-54页
   ·FT-IR表征第54-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助剂Fe对Rh-Mn-Li/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0-75页
   ·引言第60页
   ·Fe含量对Rh-Mn-Li/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0-69页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催化性能评价第60页
     ·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积测试第60页
     ·H_2-TPR表征第60-61页
     ·原位红外表征第61-64页
     ·CO-TPD及TPSR表征第64-66页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第66-69页
   ·Fe引入方式对Rh-Mn-Li/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9-73页
     ·催化剂的制备、评价与表征第69页
     ·Fe不同浸渍次序对Rh-Mn-Li/S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69-70页
     ·结构和织构表征第70页
     ·NH_3-TPD表征第70页
     ·H_2-TPR表征第70-71页
     ·催化剂的CO吸附第71-73页
     ·TPSR表征第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6章 SiO_2性质对Rh-Mn-Li/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5-87页
   ·引言第75页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活性测试第75-76页
   ·反应性能评价第76-77页
   ·催化剂织构表征第77-79页
   ·FT-IR表征第79-82页
   ·CO-TPD与TPSR表征第82-84页
   ·H_2-TPR表征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7章 Stober法制备条件对SiO_2及Rh-Mn-Li/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87-102页
   ·引言第87页
   ·焙烧温度对SiO_2及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87-95页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评价第87页
     ·载体焙烧温度对Rh-Mn-Li/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87-88页
     ·形貌、织构和结构表征第88-91页
     ·H_2-TPD表征第91页
     ·CO吸附的原位红外表征第91-92页
     ·CO-TPD与TPSR表征第92-94页
     ·H_2-TPR表征第94-95页
   ·氨水浓度对SiO_2及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95-101页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活性评价第95页
     ·氨水浓度对Rh-Mn-Li/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第95-96页
     ·TEM表征第96-97页
     ·H_2-TPR表征第97-98页
     ·FT-IR表征第98-99页
     ·TPSR表征第99-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8章 全文总结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0-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硫电池硫正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特异性氧化1-苯基-1,2-乙二醇及赤藓糖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