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新生血管及相关性研究 | 第8页 |
·新生血管和肿瘤的关系 | 第8-9页 |
·血管内皮细胞种类及其内皮标记物的表达 | 第9页 |
·与血管内皮细胞有关的生长因子 | 第9-10页 |
·bFGF/bFGFR 信号传导通路研究 | 第10-12页 |
·RAS-RAF-MEK-ERK 信号通路 | 第11页 |
·PI3K-AKT 信号通路 | 第11页 |
·P38MAPK 信号通路 | 第11-12页 |
·中药用于肿瘤新生血管的研究 | 第12页 |
·新生血管药物的筛选模型的研究 | 第12-14页 |
·合欢皮和王不留行概述 | 第14页 |
·合欢皮抑制肿瘤的研究发展 | 第14页 |
·王不留行抑制肿瘤的研究发展 | 第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合欢皮、王不留行总皂苷对 bFGF 诱导的 HMEC-1 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16-31页 |
·引言 | 第16页 |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细胞来源 | 第16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16-17页 |
·仪器 | 第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AJBE 和 VSET 的制备 | 第17-18页 |
·提取物理化性质的鉴定 | 第18页 |
·细胞培养条件 | 第18页 |
·HMEC-1 细胞增殖实验(SRB 法) | 第18-19页 |
·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 | 第19页 |
·细胞迁移实验 | 第19页 |
·细胞成管实验 | 第19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第19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第19-20页 |
·Annexin V/PI 双染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 | 第20页 |
·Western Blotting 分析相关靶蛋白的表达 | 第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9页 |
·理化性质鉴定 | 第20-21页 |
·细胞增殖实验结果(SRB 法) | 第21页 |
·台盼蓝染色结果 | 第21-22页 |
·药物对 bFGF 诱导 HMEC-1 细胞迁移力的影响 | 第22页 |
·药物对 bFGF 诱导 HMEC-1 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22-23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 第23-25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第25-26页 |
·Annexin V+/ PI+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 | 第26-28页 |
·Western Blotting 实验结果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合欢皮、王不留行总皂苷对 bFGF 诱导的 Matrigel 胶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 第31-38页 |
·引言 | 第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实验动物 | 第31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31-32页 |
·仪器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Matrigel 的种植与小鼠分组 | 第32页 |
·一般观察指标 | 第32页 |
·Masson 染色观察 | 第32页 |
·CD31 免疫荧光染色 | 第32-33页 |
·免疫组化检测 pbFGFR, pAKT 和 pERK 的表达量 | 第3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AJBE 和 VSET 对 Matrigel 胶内血管的抑制作用 | 第33-34页 |
·Masson 染色结果 | 第34-35页 |
·CD31 免疫荧光结果 | 第35-36页 |
·靶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合欢皮、王不留行总皂苷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 第38-47页 |
·引言 | 第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实验动物和细胞株 | 第38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38页 |
·仪器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肿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第39页 |
·一般指标的观察 | 第39页 |
·HE 染色 | 第39-40页 |
·免疫组化检测 CD31,pbFGFR,pAKT,pERK 和 pP38 的表达量 | 第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6页 |
·对 H_(22)荷瘤小鼠饮食量的影响 | 第40页 |
·对 H_(22)荷瘤小鼠饮水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对 H_(22)荷瘤小鼠肿瘤的作用 | 第41-43页 |
·对 H_(22)荷瘤小鼠肿瘤新生血管的作用 | 第43-44页 |
·免疫组化检测靶蛋白受体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展望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