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5-49页 |
·多金属氧酸盐概述 | 第15-17页 |
·硅钨酸盐的研究进展简介 | 第17-39页 |
·硅钨酸盐过渡金属衍生物研究进展简介 | 第17-34页 |
·硅钨酸盐稀土金属衍生物研究进展简介 | 第34-37页 |
·硅钨酸盐过渡–稀土异金属衍生物研究进展简介 | 第37-39页 |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9页 |
第2章 硅钨酸盐过渡-稀土异金属衍生物的合成、结构与表征 | 第49-73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硅钨酸盐 CuII–REIII异金属衍生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 第50-7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7页 |
(1)药品、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50页 |
(2)化合物 113 的合成 | 第50-53页 |
(3)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 第53-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70页 |
(1)化合物的结构讨论 | 第57-64页 |
(2)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64-65页 |
(3)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 第65页 |
(4)化合物的荧光性质 | 第65-67页 |
(5)化合物的磁学性质 | 第67-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第3章 有机-无机杂化单铜取代的硅钨酸盐的合成、结构与表征 | 第73-83页 |
·引言 | 第73页 |
·有机–无机杂化单铜取代的硅钨酸盐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 第73-79页 |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1)药品、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73-74页 |
(2)化合物 14–15 的合成 | 第74页 |
(3)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 第74-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79页 |
(1)化合物的结构讨论 | 第75-78页 |
(2)化合物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78页 |
(3)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78页 |
(4)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 第78-79页 |
(5)化合物的热分析 | 第79页 |
(6)化合物的光催化性质 | 第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第4章 芳香性含 N 有机配体的饱和硅钨酸盐过渡金属衍生物的合成、结构与表征 | 第83-97页 |
·引言 | 第83-84页 |
·芳香性含 N 有机配体的饱和硅钨酸盐过渡金属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第84-95页 |
·实验部分 | 第84-88页 |
(1)药品、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84页 |
(2)化合物 16–22 的合成 | 第84-86页 |
(3)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 第86-8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8-95页 |
(1)化合物的结构讨论 | 第88-92页 |
(2)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92-93页 |
(3)化合物的磁学性质 | 第93-94页 |
(4)化合物的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94-95页 |
·小结 | 第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附录 硕士学习期间的其他成果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