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水汽、凝结和降水论文--降水论文

复杂地形下中国月降水量分布式模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4页
     ·空间插值法第9-10页
     ·模型法第10-12页
     ·遥感方法第12-13页
     ·神经网络法第13-14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7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7页
   ·本文章节安排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资料第18-26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8-20页
     ·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第18页
     ·气候特征及降水概况第18-20页
   ·资料介绍与处理第20-26页
     ·地面常规气象数据第20-21页
     ·NCEP-FNL资料第21-22页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第22-23页
     ·TRMM卫星数据第23-26页
第三章 降水量宏观场估算模型研究第26-40页
   ·降水产生的物理机制第26-27页
   ·水汽平衡法第27-30页
   ·凝结函数法第30-37页
   ·两种方法的对比分析第37-40页
第四章 降水量局地场估算模型研究第40-54页
   ·地形降水研究现状第40-41页
   ·降水局地场构建理论第41-42页
   ·主导降水方位第42-53页
     ·主导降水方位算法第42-43页
     ·主导降水方位的分区检验第43-46页
     ·主导降水方位与盛行风向的对比第46-48页
     ·主导降水方位空间化方案第48-49页
     ·迎风坡与背风坡第49-53页
   ·降水局地场估算模型的建立第53-54页
第五章 复杂地形下月降水量分布式模型第54-68页
   ·模型构建第54页
   ·系数确定第54-55页
   ·模拟结果第55-57页
   ·模型验证第57-59页
   ·模型比较第59-68页
     ·模型介绍第59-62页
     ·模型对比分析第62-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结论第68-69页
   ·创新点第69页
   ·不足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致谢第75-76页
作者简介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洪涝灾害的模糊评估模型研究
下一篇:陆面数据同化中微波亮温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