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激励下PC桥梁预应力损失动力响应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及 PC 桥梁的发展概况 | 第8-12页 |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起源及发展 | 第8-9页 |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中的应用 | 第9-12页 |
·我国 PC 桥梁现状及病害分析 | 第12-13页 |
·我国现有桥梁现状 | 第12-13页 |
·预应力与 PC 桥梁常见病害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桥梁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预应力梁固有频率研究现状 | 第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PC 梁预应力动力分析基本理论 | 第17-28页 |
·结构动力分析概述 | 第17-19页 |
·动力分析简介 | 第17页 |
·动力分析方法 | 第17页 |
·动力分析类型 | 第17-18页 |
·振动结构模型 | 第18-19页 |
·预应力损失动力分析原理 | 第19-27页 |
·PC 桥梁结构振动原理 | 第19-21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21-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预应力损失与频率关系分析 | 第28-50页 |
·PC 梁刚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基于混凝土损伤的刚度分析 | 第28-30页 |
·预应力钢筋对刚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PC 梁频率计算模型 | 第31-33页 |
·PC 梁预刚度修正模型 | 第31-32页 |
·考虑预应力偏心作用模型 | 第32-33页 |
·由挠度计算频率方法分析 | 第33-38页 |
·动刚度和静刚度 | 第33-34页 |
·预应力混凝土梁挠度计算 | 第34-36页 |
·挠度计算的 PC 梁刚度公式 | 第36-37页 |
·基于挠度和频率的有效预应力计算公式 | 第37-38页 |
·频率计算模型分析 | 第38-48页 |
·计算模型分析 | 第38-46页 |
·挠度计算频率模型分析 | 第46-48页 |
·计算模型选取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PC 梁桥预应力损失的空间振动分析 | 第50-66页 |
·T 梁梁格体系空间振动分析 | 第50-64页 |
·梁格体系 | 第50-54页 |
·预应力 T 梁桥空间振动 | 第54-64页 |
·T 梁梁格体系预应力损失下的振动频率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PC 桥梁预应力损失的动力分析 | 第66-78页 |
·概述 | 第66页 |
·成桥初时振动分析 | 第66-69页 |
·桥梁概况 | 第66-67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67-68页 |
·有限元结果与规范值比较 | 第68-69页 |
·PC 桥梁预应力损失的动力分析 | 第69-76页 |
·基于 Saiidi 计算模型的刚度修正 | 第69页 |
·PC 桥梁的频率分析 | 第69-71页 |
·移动荷载下的动力响应 | 第71-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