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美国、欧洲及中国规范对剪重比限值的要求 | 第16-21页 |
·美国规范 ASCE7-10 | 第16-17页 |
·欧洲规范 Eurocode8 | 第17-19页 |
·我国规范 | 第19-20页 |
·各国规范基底剪力系数考虑的因素 | 第20-21页 |
·消能减震结构对剪重比的影响 | 第21-22页 |
·本文主要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2-25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消能减震结构剪重比降低可行性分析 | 第25-63页 |
·引言 | 第25页 |
·分析模型 | 第25-26页 |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 | 第26-41页 |
·有限元处理 | 第26-27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27-28页 |
·阻尼器的选择及布置方式 | 第28-30页 |
·结构减震性能分析 | 第30-41页 |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 | 第41-51页 |
·有限元处理 | 第41-43页 |
·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 第43-44页 |
·结构整体反应指标与整体的屈服状态 | 第44-51页 |
·多遇地震作用时程分析结果与规范反应谱值对比 | 第51-54页 |
·规范拟位移反应谱的转换 | 第51-53页 |
·时程分析结果与反应谱值对比 | 第53-54页 |
·不同高度减震结构剪重比降低的可行性分析 | 第54-61页 |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减震性能分析 | 第55-60页 |
·时程分析结果与规范反应谱值对比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三章 阻尼比对消能减震结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影响研究 | 第63-89页 |
·引言 | 第63页 |
·附加阻尼比的计算方法 | 第63-65页 |
·黏滞阻尼减震结构阻尼比的计算方法 | 第64页 |
·金属耗能减震结构阻尼比的计算方法 | 第64-65页 |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时程分析 | 第65-84页 |
·分析模型概况 | 第65-67页 |
·不同阻尼比条件下黏滞阻尼减震结构时程分析 | 第67-76页 |
·不同阻尼比条件下金属耗能减震结构时程分析 | 第76-84页 |
·多遇地震作用下不同高度减震结构时程分析 | 第84-87页 |
·不同高度结构位移减震效果分析 | 第85-86页 |
·不同高度结构剪力、剪重比分析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四章 阻尼器布置位置对消能减震结构剪重比的影响 | 第89-99页 |
·引言 | 第89页 |
·阻尼器布置方案及参数设计 | 第89-90页 |
·阻尼器布置方案 | 第89-90页 |
·阻尼器参数设计 | 第90页 |
·黏滞阻尼减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第90-93页 |
·楼层位移比较 | 第90-91页 |
·结构基底剪力、剪重比峰值对比 | 第91-93页 |
·耗能器总耗散能量对比 | 第93页 |
·金属阻尼减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第93-97页 |
·楼层位移对比 | 第94-95页 |
·结构剪力、剪重比对比 | 第95-97页 |
·耗能器能量对比 | 第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五章 场地条件对消能减震结构剪重比的影响 | 第99-109页 |
·引言 | 第99页 |
·分析模型 | 第99-100页 |
·场地土类型划分 | 第100页 |
·场地条件对无控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楼层位移 | 第101页 |
·楼层剪力、剪重比 | 第101-102页 |
·场地条件对速度相关型耗能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楼层位移 | 第102-104页 |
·基底剪力、剪重比 | 第104-105页 |
·场地条件对位移相关型耗能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楼层位移 | 第105-106页 |
·基底剪力、剪重比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本文工作内容总结 | 第109-110页 |
·展望 | 第110-111页 |
附表 | 第111-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