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关于电视新闻的研究 | 第10-12页 |
·关于社会冷漠现象的研究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电视新闻 | 第14-15页 |
·社会冷漠现象 | 第15-16页 |
第2章 电视新闻“社会冷漠现象”报道的优势与特色 | 第16-25页 |
·对热点问题的关注 | 第16-17页 |
·时效性凸现 | 第17-19页 |
·“三贴近”原则的实施 | 第19-20页 |
·声画的有机结合 | 第20-22页 |
·同期声的灵活运用 | 第22-23页 |
·连续报道的层层深入 | 第23-25页 |
第3章 电视新闻“社会冷漠现象”报道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25-37页 |
·不足的具体表现 | 第25-31页 |
·策划上诱导话题过多 | 第25-26页 |
·内容上漠视弱势群体 | 第26-28页 |
·语言上过度夸张渲染 | 第28-29页 |
·细节上缺乏人文关怀 | 第29-30页 |
·题材上过度注重负面新闻 | 第30-31页 |
·原因 | 第31-37页 |
·议程设置失当 | 第31-32页 |
·受众定位不准 | 第32-33页 |
·片面追求眼球效应 | 第33-35页 |
·人文精神欠缺 | 第35-37页 |
第4章 电视新闻“社会冷漠现象”报道的改进 | 第37-46页 |
·报道内容善用新闻背景 | 第37-38页 |
·报道形式多样化 | 第38-40页 |
·正确设置议程 | 第40-41页 |
·贯彻人文精神 | 第41页 |
·把准舆论监督的“度” | 第41-43页 |
·增强媒体社会责任意识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