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铸造论文--有色金属铸造论文--轻金属铸造论文

稀土铝合金连杆的半固态成形实验仿真与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引言第10页
   ·稀土铝合金作用机理和研究现状第10-13页
     ·稀土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第10-12页
     ·常用稀土元素的合金化理论第12-13页
     ·稀土铝合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页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第13-16页
     ·半固态成形技术起源和分类第13-15页
     ·半固态浆料的制备方法第15-16页
     ·半固态非枝晶组织的形成机制第16页
   ·铝合金成形过程仿真研究现状第16-18页
     ·普通铝合金铸造成形模拟研究概况第16-17页
     ·半固态成形铝合金模拟研究概况第17-18页
   ·课题研究的来源、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课题研究的来源和意义第18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二章 稀土铝合金成分优化实验研究第21-35页
   ·引言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25页
     ·稀土铝合金熔炼实验前期准备第21-22页
     ·稀土铝合金熔炼工艺第22-23页
     ·稀土铝合金热处理工艺第23页
     ·稀土铝合金性能分析方法第23-25页
   ·结果分析第25-33页
     ·拉伸试验分析第25-26页
     ·硬度分析第26-27页
     ·金相分析第27-29页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第29-32页
     ·XRD物相分析第32页
     ·综合热分析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基于ProCAST的稀土铝合金连杆金属型铸造和半固态成形工艺的仿真分析第35-57页
   ·引言第35页
   ·稀土铝合金连杆金属型铸造过程模拟第35-47页
     ·铝合金连杆的三维模型建立第35-36页
     ·铝合金连杆模型的网格划分第36-38页
       ·表面网格划分第37页
       ·体网格划分第37-38页
     ·铝合金连杆铸造模拟参数设置第38-41页
       ·几何参数和材料设置第38-39页
       ·界面和边界条件设置第39-40页
       ·过程和初始条件设置第40页
       ·运行参数设置第40-41页
     ·铝合金连杆铸造模拟求解器第41页
     ·铝合金连杆金属型铸造模拟结果分析第41-47页
       ·铝合金连杆铸件浇冒口系统优化第41-43页
       ·铝合金连杆铸件铸造工艺优化第43-47页
   ·稀土铝合金连杆半固态成形过程模拟第47-55页
     ·半固态成形过程模拟的基本假设第47页
     ·半固态成形铝合金连杆的实体模型建立第47-48页
     ·半固态成形铝合金连杆的网格划分第48页
     ·半固态成形铝合金连杆模拟参数设置第48-49页
     ·半固态成形铝合金连杆模拟结果分析第49-55页
       ·半固态成形铝合金连杆的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第49-51页
       ·半固态成形铝合金连杆的流场模拟结果分析第51-53页
       ·半固态成形铝合金连杆的模具预热温度和缺陷预测分析第53-55页
       ·普通压力铸造和半固态成形铝合金连杆的模拟对比分析第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稀土铝合金连杆半固态成形实验与性能分析第57-63页
   ·引言第57页
   ·实验方法第57-58页
     ·半固态成形实验的前期准备第57-58页
     ·半固态成形和热处理实验第58页
     ·半固态成形零件的性能分析实验第58页
   ·结果分析第58-62页
     ·拉伸试验分析第58-59页
     ·硬度分析第59-60页
     ·金相分析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6页
   ·总结第63-64页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第73-74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第74-76页
附录第76-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5-磺基-1,2,4-苯三酸为配体的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表征
下一篇:南方集约化牧场中国荷斯坦牛乳中菌落总数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内毒素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