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理论 | 第11-21页 |
·人与自然 | 第11-14页 |
·人依赖于自然 | 第11-12页 |
·人与自然的对立 | 第12-13页 |
·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13-14页 |
·实践与自然 | 第14-17页 |
·马克思实践观的孕育萌生 | 第14-15页 |
·马克思实践观的建构形成期 | 第15-16页 |
·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完善 | 第16-17页 |
·社会制度与自然 | 第17-21页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环境的破坏 | 第17-19页 |
·只有变革社会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19-21页 |
2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我国的继承和发展 | 第21-28页 |
·毛泽东思想中的生态文化理论 | 第21-23页 |
·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21-22页 |
·提倡计划生育 | 第22页 |
·提倡勤俭节约 | 第22-23页 |
·邓小平理论中的生态文化思想 | 第23-25页 |
·重视科技进步 | 第23-24页 |
·重视法制建设 | 第24-25页 |
·新时期生态文化思想的发展 | 第25-28页 |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25-26页 |
·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26-28页 |
3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 | 第28-36页 |
·技术理性批判 | 第28-31页 |
·社会批判理论 | 第28-29页 |
·对技术理性的批判 | 第29-30页 |
·否认科学技术为生态危机的根源 | 第30-31页 |
·异化消费理论 | 第31-33页 |
·虚假需求与真实需求 | 第32页 |
·期望破灭理论 | 第32-33页 |
·资本主义制度批判 | 第33-36页 |
·从技术批判转向社会批判 | 第33-34页 |
·批判“控制自然”的资本主义制度 | 第34-36页 |
4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 第36-47页 |
·我国生态文化的现实状况 | 第36-39页 |
·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 第36-37页 |
·我国消费行为的不理性 | 第37-38页 |
·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不健全 | 第38-39页 |
·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 第39-43页 |
·营造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 | 第40页 |
·构建生态文化建设的教育体系 | 第40-42页 |
·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 | 第42-43页 |
·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43-47页 |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第43-44页 |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 第44-45页 |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