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棉响应低温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MSAP及cDNA-AFLP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植物低温胁迫响应机理 | 第9页 |
| ·低温信号转录因子的表达 | 第9页 |
| ·低温诱导蛋白的产生 | 第9页 |
| ·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DNA甲基化概述 | 第9-10页 |
| ·DNA甲基化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 第10页 |
| ·DNA甲基化与低温的进展 | 第10页 |
| ·棉花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MSAP技术及其应用 | 第11-12页 |
| ·MSAP技术的原理 | 第11页 |
| ·MSAP技术的特点 | 第11-12页 |
| ·MSAP技术的应用 | 第12页 |
| ·cDNA-AFLP技术及其应用 | 第12-14页 |
| ·cDNA-AFLP技术的原理 | 第12页 |
| ·cDNA-AFLP技术的特点 | 第12页 |
| ·cDNA-AFLP技术的应用 | 第12-14页 |
| 2 引言 | 第14-16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6-25页 |
| ·试验材料与处理 | 第16页 |
| ·试验所用引物 | 第16-17页 |
| ·MSAP分析引物 | 第16-17页 |
| ·cDNA-AFLP分析引物 | 第17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17-18页 |
| ·主要仪器 | 第17页 |
| ·主要试剂 | 第17-18页 |
| ·MSAP分析 | 第18-20页 |
| ·D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18页 |
| ·MSAP体系的建立 | 第18-19页 |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 第19页 |
| ·MSAP差异片段的回收与克隆测序 | 第19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9页 |
| ·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的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19-20页 |
| ·cDNA-AFLP分析 | 第20-23页 |
| ·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20-21页 |
| ·双链cDNA的合成 | 第21-22页 |
| ·cDNA-AFLP体系的建立 | 第22页 |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 第22页 |
| ·cDNA-AFLP差异片段的回收与克隆测序 | 第22-23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页 |
|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3-25页 |
|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23页 |
|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41页 |
| ·低温胁迫对棕色棉叶片形态的影响 | 第25页 |
| ·棕色棉响应低温胁迫的MSAP分析 | 第25-32页 |
| ·低温胁迫过程中棕色棉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 | 第25-27页 |
| ·低温胁迫过程中棕色棉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 | 第27-29页 |
| ·MSAP差异表达片段的分析及功能预测 | 第29-32页 |
| ·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的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32页 |
| ·棕色棉响应低温胁迫的cDNA-AFLP分析 | 第32-38页 |
| ·总RNA电泳检测 | 第32-33页 |
| ·cDNA-AFLP扩增结果 | 第33-35页 |
| ·cDNA-AFLP差异表达片段的分析及功能预测 | 第35-38页 |
| ·棕色棉响应低温胁迫生理指标的变化 | 第38-41页 |
| ·低温胁迫对棕色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 ·低温胁迫对棕色棉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0页 |
| ·低温胁迫对棕色棉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5 讨论 | 第41-44页 |
| ·MSAP差异分析 | 第41-42页 |
| ·cDNA-AFLP差异分析 | 第42-44页 |
| 6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附录 | 第48-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