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创生“德智融合”的学校活动文化的个案研究--以上海S中学为例的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绪论第12-13页
第一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文献综述第13-19页
 第一节 关于“学校活动文化”的研究第13-15页
  一、学校活动文化在学校素质教育推进中的作用及地位第13页
  二、学校工作者在学校活动文化中的作用和角色第13-14页
  三、学校活动文化的创生方法或途径第14页
  四、学校文化的概念及学校活动文化在其中的地位第14页
  五、学科教育在学校活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第14-15页
 第二节 关于“德育”与“智育”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一、德育与智育之间的分离第15-16页
  二、德育与智育的功能及作用第16页
  三、德育与智育之间的融合第16-17页
 第三节 关于已有研究的反思第17-19页
  一、关于学校文化的研究缺乏对于活动文化的重点研究第17页
  二、关于“德智融合”研究缺乏在学校活动文化层面的研究第17-19页
第二章 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9-23页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第19页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第19-21页
  一、研究目标第19-20页
  二、力图解决的问题第20页
  三、概念界定第20-21页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第21-23页
第三章 “德智融合”学校活动文化的创生历程第23-45页
 第一节 创生“德智融合”学校活动文化面临的发展问题第23-24页
  一、学校活动的文化活力有待彰显第23页
  二、活动文化的学校特色有待开发第23-24页
 第二节 创生“德智融合”的学校活动文化的整体思路第24-33页
  一、辨析理念——让“德智融合”成为特色第24-32页
   (一) 辨析学校的办学目标第24-25页
   (二) 辨析学校的办学特色第25-31页
   (三) 辨析学校的办学策略第31-32页
  二、建设课程——为“德智融合”拓展空间第32-33页
  三、改进教学——让“德智融合”融入活动第33页
 第三节 创生“德智融合”学校活动文化的实践历程第33-45页
  一、第一阶段——学生为主:滋养学生成长第33-35页
  二、第二阶段——教师为重:助推教师成长第35-38页
  三、第三阶段——课程为先:引领学校课程文化第38-41页
  四、第四阶段——教学为本:探索学校教学文化第41-45页
第四章 创生“德智融合”的学校活动文化的研究成效第45-50页
 一、在成人成事中成就学生第45-46页
  (一) 艺术感染,情理交融第45-46页
  (二) 关注学生个性,应对明天挑战第46页
 二、在解决问题中成就教师第46-48页
  (一) 育人定力第47页
  (二) 上下求索第47-48页
 三、在坚持不懈中成就学校第48-50页
  (一) 学校的文化追求第48-49页
  (二) 学校的办学品位第49-50页
第五章 创生“德智融合”学校活动文化获得的启示第50-55页
 一、学校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第50-51页
  (一) 校长的办学理念第50页
  (二) 教师的专业成熟第50-51页
  (三) 学生的主体创造第51页
  (四) 师生主动发展的成长机制第51页
 二、“德智融合”的深层思考第51-53页
  (一) “德智融合”的方向性第51-52页
  (二) “德智融合”的教育性第52页
  (三) “德智融合”的过程性第52页
  (四) “德智融合”的情境性第52-53页
 三、建立创生“德智融合”学校活动文化的长效机制第53-55页
  (一) 更新学校管理方式第53页
  (二) 更新教师教研方式第53页
  (三) 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第53-54页
  (四) 更新文化活动方式第54-55页
结语第55-56页
附录第56-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47年余杭县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所学员分析
下一篇:对高中数学核心能力及其水平划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