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梁柱节点的种类及研究方法 | 第11-15页 |
| ·梁柱节点的种类 | 第11-14页 |
| ·半刚性节点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半刚性框架及半刚性节点基础理论的研究 | 第15-17页 |
| ·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的研究 | 第17-18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目前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2 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的基础理论 | 第20-33页 |
| ·半刚性节点的数学模型 | 第20-22页 |
| ·腹板顶底角钢连接的幂函数模型 | 第22-28页 |
| ·初始连接刚度 | 第22-25页 |
| ·极限弯矩承载力 | 第25-28页 |
| ·几何形状参数 | 第28页 |
| ·塑性力学基本理论 | 第28-33页 |
| ·屈服准则 | 第28-31页 |
| ·流动法则 | 第31页 |
| ·强化法则 | 第31-33页 |
| 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33-41页 |
| ·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3-37页 |
| ·模型描述 | 第33-34页 |
| ·模型所采用的单元及模型处理 | 第34-35页 |
| ·材料参数 | 第35-36页 |
|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案 | 第36-37页 |
| ·标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验证 | 第37-40页 |
| ·相关参数定义 | 第37-38页 |
| ·有限元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38-40页 |
| ·偏差原因分析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41-54页 |
| ·模型参数及计算结果 | 第41-43页 |
| ·节点受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5 正交试验分析 | 第54-68页 |
| ·交试验方法 | 第54-58页 |
| ·本文所用正交表介绍 | 第55页 |
| ·因素和水平的确定 | 第55-56页 |
|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第56-57页 |
| ·级差分析方法 | 第57-58页 |
| ·交试验级差分析 | 第58-62页 |
|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58-59页 |
| ·极限弯矩承载力级差分析 | 第59-61页 |
| ·初始转动刚度级差分析 | 第61-62页 |
| ·最优水平组合 | 第62页 |
| ·交试验回归分析 | 第62-66页 |
| ·极限弯矩承载力回归分析 | 第63-64页 |
| ·初始转动刚度回归分析 | 第64-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作者简历 | 第73-7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