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弧菌在球等鞭金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球等鞭金藻简介 | 第14-16页 |
·球等鞭金藻的形态及繁殖方式 | 第14页 |
·球等鞭金藻生长的环境条件 | 第14-16页 |
·光照 | 第14-15页 |
·温度 | 第15页 |
·盐度和 pH | 第15页 |
·营养盐 | 第15页 |
·其他 | 第15-16页 |
·球等鞭金藻的培养 | 第16-18页 |
·培养方式 | 第16页 |
·培养中细菌的影响 | 第16-18页 |
·细菌和藻之间的竞争作用 | 第17页 |
·细菌对藻的抑制作用 | 第17-18页 |
·蛭弧菌简介 | 第18-22页 |
·蛭弧菌的生活史及裂解机制 | 第18-20页 |
·蛭弧菌生长繁殖的相关因素 | 第20-21页 |
·宿主因素 | 第20页 |
·环境因素 | 第20-21页 |
·蛭弧菌的应用研究 | 第21-22页 |
·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 | 第21-22页 |
·水体净化 | 第22页 |
·食品工业 | 第22页 |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3-30页 |
第二章 球等鞭金藻的培养条件优化 | 第30-48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1-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1-32页 |
·试剂 | 第32页 |
·培养基配方 | 第32-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海水制备 | 第34-35页 |
·藻种的活化培养 | 第35页 |
·培养基配方的筛选 | 第35页 |
·培养基中主要成分浓度的优化 | 第35页 |
·优化配方的验证 | 第35-36页 |
·藻细胞密度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36页 |
·球等鞭金藻室内大桶培养研究 | 第36页 |
·藻生长情况的测定 | 第36-37页 |
·细胞密度的测定 | 第36页 |
·细胞生长的测定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培养基配方的筛选 | 第37-38页 |
·培养基中主要元素浓度的优化 | 第38-40页 |
·NaHCO_3的浓度筛选 | 第38页 |
·FeC_6H_5O_7的浓度筛选 | 第38-39页 |
·KH_2PO_4的浓度筛选 | 第39-40页 |
·氮的浓度筛选 | 第40页 |
·优化配方的验证 | 第40-41页 |
·藻细胞密度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41-42页 |
·球等鞭金藻室内大桶培养研究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第三章 蛭弧菌对球等鞭金藻培养中细菌的影响 | 第48-66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9-52页 |
·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试剂 | 第50页 |
·培养基 | 第50-51页 |
·溶液 | 第51-52页 |
·仪器设备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5页 |
·宿主菌浓缩液的制备 | 第52页 |
·蛭弧菌浓缩液的制备 | 第52-53页 |
·蛭弧菌 BD-DLL 的标准曲线测定 | 第53页 |
·藻的培养 | 第53页 |
·培养接种蛭弧菌 | 第53-54页 |
·取样检测 | 第54-55页 |
·总异养细菌数的检测 | 第54-55页 |
·弧菌数的检测 | 第55页 |
·蛭弧菌浓度的检测 | 第55页 |
·数据分析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3页 |
·蛭弧菌 BD-DLL 的标准曲线及噬菌情况 | 第55-57页 |
·蛭弧菌对总异养细菌数的影响 | 第57-59页 |
·培养水体中的总异养细菌数 | 第57-58页 |
·附着在藻上的总异养细菌数 | 第58-59页 |
·蛭弧菌对弧菌数的影响 | 第59-62页 |
·培养水体中的弧菌数 | 第59-61页 |
·附着在藻上的弧菌数 | 第61-62页 |
·蛭弧菌的生长情况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第四章 蛭弧菌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 | 第66-80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67-69页 |
·实验材料 | 第67页 |
·试剂 | 第67-68页 |
·培养基 | 第68页 |
·溶液 | 第68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68-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71页 |
·藻的培养 | 第69页 |
·培养接种蛭弧菌 | 第69页 |
·取样检测 | 第69-71页 |
·藻的生长曲线 | 第69页 |
·藻细胞生长速率 | 第69页 |
·藻的生物产量 | 第69-70页 |
·藻的总脂肪含量 | 第70页 |
·藻中 EPA 和 DHA 的含量 | 第70-71页 |
·藻液中的 pH 值和溶解氧 | 第7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1-77页 |
·蛭弧菌对藻生长曲线的影响 | 第71-72页 |
·蛭弧菌对藻细胞生长速率的影响 | 第72-73页 |
·蛭弧菌对藻最高细胞密度的影响 | 第73-74页 |
·蛭弧菌对藻生物产量和总脂肪含量的影响 | 第74页 |
·藻中 EPA 和 DHA 的含量 | 第74-75页 |
·藻培养液中 pH 值的变化 | 第75-76页 |
·藻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变化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创新点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