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基于上海模式、沈阳模式和江汉模式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1页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第16-17页
 四、概念界定第17-21页
  1. 社区与城市社区第17-19页
  2. 社区管理与社区管理体制第19-21页
第二章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第21-26页
 一、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历史进程第21-24页
  1. 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第21-23页
  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区管理体制第23-24页
 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历史变迁的特征第24-26页
  1. 管理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第24页
  2. 管理过程由强调行政控制到强调居民参与第24-25页
  3. 管理结构由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互动结构第25页
  4. 管理目标由单纯的管理走向服务第25-26页
第三章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缺陷与运作限度第26-32页
 一、街道办事处的组织结构不合理,职能定位模糊第26-28页
  1. 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横纵向关系不顺畅第26-27页
  2. 街道办事处职能定位模糊第27-28页
 二、社区自治能力不足第28-30页
  1. 社区共同体意识薄弱第28-29页
  2. 社区民间组织发育不足第29页
  3. 社区工作者素质不高,工作方法单一第29-30页
 三、资金不足,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于实践进展第30-32页
第四章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第32-45页
 一、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具体模式第32-40页
  1. 行政主导型的上海模式第32-36页
  2. 自治主导型的沈阳模式第36-38页
  3. 政府与社区合作型的江汉模式第38-40页
   ·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实现议行分离、相互监督第38页
   ·明确政府与社区权限,充分保障社区自治权第38-39页
   ·政府职能部门面向社区,工作重心下移第39页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实现权、责、事的统一第39页
   ·创新运行机制,实现多元主体共治社区公共事务第39-40页
 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实践探索的经验、限度及共性特征第40-45页
  1.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三种实践模式的经验、限度第40-43页
  2.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三种实践模式的共性特征第43-45页
第五章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架构第45-63页
 一、国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借鉴第45-49页
  1. 国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具体模式第45-48页
  2. 国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经验借鉴第48-49页
 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原则第49-55页
  1.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第50-54页
  2.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第54-55页
 三、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第55-63页
  1.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第56-57页
  2. 转变政府职能,以实现社区自治与服务为目标第57-58页
  3. 政府与社会合作,构建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第58-59页
  4. 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合作共治社区第59-61页
  5.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法律法规,为社区建设提供保障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世纪中美对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战略比较
下一篇:社区治理中“三社联动”机制探析--以江苏省泰州市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