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著中国通史》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章 吕思勉史学渊源 | 第16-20页 |
·吕思勉生平述略 | 第16-17页 |
·吕思勉的学术渊源 | 第17-20页 |
·人文地理环境优越文风很浓 | 第17-18页 |
·扎实的国学基础训练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吕思勉新式通史的探索实践 | 第20-28页 |
·《白话本国史》的编纂 | 第20-23页 |
·《吕著中国通史》的编纂 | 第23-28页 |
第三章 《吕著中国通史》编纂的历史背景 | 第28-32页 |
·民族日益危机国家濒临灭亡 | 第28页 |
·史界革命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 第28-30页 |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吕著中国通史》的纂写特点及史学价值 | 第32-48页 |
·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纂写通史 | 第32-35页 |
·倡导文字改革用白话文撰写通史 | 第32-33页 |
·以进步史识考证驾驭史料,融合社会学知识纂写通史 | 第33-35页 |
·适应通史内容需要进行体例创新 | 第35-39页 |
·融合典志体和纪事本末体优点纂写通史 | 第35-37页 |
·历史断限眼光独到,标目简洁明了 | 第37-39页 |
·突出时代特点体现经时济世思想 | 第39-41页 |
·纂史目的对象明确注重对文化史的阐述 | 第41-44页 |
·通贯各个年代周瞻各个领域 | 第44-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