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我国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 ·国外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发展蔬菜产业的意义 | 第12-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数据来源 | 第15页 |
| ·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江苏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地位 | 第17-21页 |
| ·江苏省蔬菜产业的发展历史 | 第17-19页 |
| ·江苏省蔬菜产业发展历史及在我国的地位 | 第17-18页 |
| ·江苏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 ·江苏省蔬菜产业的优势 | 第19-21页 |
| ·良好的政策支持 | 第19页 |
| ·相对较高的比较效益 | 第19-20页 |
| ·市场需求仍在扩大 | 第20页 |
| ·地理、地域、气候及交通优势 | 第20页 |
| ·蔬菜销售优势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江苏省蔬菜产业的投入和产出分析 | 第21-33页 |
| ·农产品种植投入的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 ·蔬菜种植总成本构成 | 第22-23页 |
| ·蔬菜种植中的活劳动费用分析 | 第23-26页 |
| ·蔬菜生产中的物化劳动费用分析 | 第26-29页 |
| ·蔬菜产业的产出分析 | 第29-33页 |
| ·出售蔬菜种子的收入 | 第29-31页 |
| ·蔬菜种植的收入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蔬菜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33-37页 |
| ·蔬菜的亩均效益分析 | 第33-34页 |
| ·劳动生产率(即每工时收益)分析 | 第34页 |
| ·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34-37页 |
| 第五章 蔬菜产业中新品种开发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3页 |
| ·影响蔬菜新品种开发经济效益的技术因素 | 第38-39页 |
| ·影响蔬菜新品种开发经济效益的市场和信息因素 | 第39-40页 |
| ·影响蔬菜新品种开发经济效益的管理和资金因素 | 第40-43页 |
| 第六章 江苏省蔬菜产业开发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第43-53页 |
| ·江苏省蔬菜产业开发的问题和方向 | 第43-45页 |
| ·蔬菜供应尽快由数量保障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 | 第43-44页 |
| ·进一步发展蔬菜产品贮藏保鲜及深加工技术 | 第44页 |
| ·进一步发展设施蔬菜新品种栽培 | 第44页 |
| ·加快发展有机无公害蔬菜 | 第44-45页 |
| ·进一步促进出口创汇蔬菜的发展 | 第45页 |
| ·江苏省蔬菜新品种的开发展望及对策 | 第45-47页 |
| ·改进与提高蔬菜新品种开发技术 | 第45页 |
| ·加强蔬菜种质资源的引进、筛选及创新 | 第45-46页 |
| ·蔬菜抗病、抗虫、抗逆新品种的研究开发 | 第46页 |
| ·蔬菜专用新品种研究开发 | 第46页 |
| ·蔬菜耐贮运新品种研究开发 | 第46-47页 |
| ·蔬菜出口,加工蔬菜新品种研究开发 | 第47页 |
| ·江苏省蔬菜新品种研究开发的新思路 | 第47-53页 |
| ·探索新途径,建立蔬菜新种子培育、繁殖、推广、销售于一体化的新品种开发的新机制 | 第47-48页 |
|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优良蔬菜新品种品质 | 第48页 |
| ·加快蔬菜新品种的开发、引进和推广 | 第48-49页 |
| ·重点开发优势区域和基地,进一步优化布局 | 第49页 |
| ·以做大做强特色为重点,开发一批优势产品和品牌 | 第49-50页 |
| ·以无公害和绿色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蔬菜新品种产品质量 | 第50页 |
| ·以开发市场竞争主体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 第50-53页 |
| 第七章 总结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