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早—中侏罗世延安期沉积边界恢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3页
   ·选题依据第8-9页
   ·研究现状第9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9-11页
     ·研究内容第9-10页
     ·技术方法第10-11页
   ·主要工作量第11-13页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13-20页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第13-14页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征第14-17页
     ·鄂尔多斯地块第14页
     ·阴山地块第14-15页
     ·阿拉善地块第15-16页
     ·贺兰山褶皱带第16-17页
   ·盆地西北部构造演化及后期改造特征第17-20页
     ·贺兰山第17-18页
     ·桌子山段第18-19页
     ·狼山地区第19-20页
第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及邻区延安期地层沉积特征第20-34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地层分布特征第20-22页
   ·盆地西北部邻区地层分布特征第22-25页
     ·贺兰山地区第22-24页
     ·狼山地区第24-25页
   ·盆地西北部及周邻地区延安期地层对比第25-30页
     ·贺兰山地区与盆地内部地层对比第25-28页
     ·狼山地区与盆地内部对比第28-30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及邻区沉积相分析第30-34页
     ·冲积扇沉积体系第30-31页
     ·河流沉积体系第31-34页
第四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及其邻区延安期物源分析第34-58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第34-37页
     ·锆石U-Pb测年原理及应用第34-35页
     ·盆地西缘锆石U-Pb测年第35-37页
   ·贺兰山地区第37-51页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第37-45页
     ·古水流分析第45页
     ·稀土元素第45-47页
     ·薄片观察第47-51页
   ·狼山地区第51-55页
     ·锆石U-Pb测年第51-53页
     ·薄片观察第53-55页
   ·巴彦浩特盆地第55-58页
第五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沉积边界恢复第58-67页
   ·盆地西北部及邻区山体构造抬升时期分析第58-59页
     ·贺兰山构造抬升分析第58页
     ·桌子山构造抬升分析第58-59页
   ·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区域构造背景第59-62页
     ·中生代盆地演化第59-60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60-62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延安期沉积边界综合分析第62-67页
     ·中生代银川地堑的构造格局第62-63页
     ·贺兰山“汝箕沟”盆地的归属第63-64页
     ·狼山地区沉积第64页
     ·河套地堑第64-67页
主要认识和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保护性开发为例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铀成矿条件及远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