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公消费”问题看政府诚信建设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和理论工具 | 第14-1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政府诚信的内涵 | 第15-16页 |
·政府诚信的地位和作用 | 第16页 |
·案例选取依据 | 第16-18页 |
·典型性 | 第16页 |
·借鉴价值 | 第16-18页 |
2 “三公消费”折射政府诚信问题 | 第18-25页 |
·“三公消费”典型案例 | 第18-22页 |
·事件背景 | 第18页 |
·因公出国(境) | 第18-19页 |
·公务用车购置及维护 | 第19-20页 |
·公务接待 | 第20-22页 |
·案例反映的问题特点 | 第22-23页 |
·“三公消费”问题对政府诚信的影响 | 第23-25页 |
3 “三公消费”中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 | 第25-30页 |
·权力缺乏有效制约 | 第25-26页 |
·“经济人”角色作用 | 第26页 |
·信息不对称限制 | 第26-28页 |
·制度设计不科学 | 第28-29页 |
·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29-30页 |
4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对策 | 第30-36页 |
·崇尚法治精神,健全法律法规 | 第30-31页 |
·引入现代管理制度,提升科学化水平 | 第31-32页 |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 第32-33页 |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降低政府行政成本 | 第33-34页 |
·强化监督制约,推进制度反腐 | 第34-36页 |
5 问题讨论 | 第36-3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 | 第36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6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36-37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7-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个人简历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