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与政府执网能力研究--以周口“平坟事件”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1-13页 |
2 网络问政与政府执网能力建设 | 第13-23页 |
·网络问政的兴起与发展 | 第13-16页 |
·网络问政的含义和具体内容 | 第13-14页 |
·网络问政的发展 | 第14-16页 |
·网络问政的特点 | 第16-18页 |
·网络问政的价值 | 第18-21页 |
·民意伸张的显示器 | 第18-19页 |
·舆论监督的压力器 | 第19-20页 |
·解决问题的助推器 | 第20-21页 |
·执网能力建设界定 | 第21-23页 |
·政府执网能力建设的含义 | 第21页 |
·政府执网能力建设的价值分析 | 第21-23页 |
3 以周口平坟事件看当前我国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 | 第23-31页 |
·“周口平坟”事件描述 | 第23-24页 |
·网络问政与周口“平坟事件” | 第24-25页 |
·网络问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5-31页 |
·政府官员的抵触心理亟须消除 | 第25-26页 |
·政府官员的执网能力亟须提高 | 第26-27页 |
·网络问政的运行机制亟须建立 | 第27-28页 |
·公民的网络参政诉求亟须规范 | 第28-29页 |
·公民的网络媒介素养亟须提高 | 第29页 |
·公民的网络道德建设亟须加强 | 第29-31页 |
4 政府执网能力建设的方法途径 | 第31-36页 |
·树立服务型政府网络意识 | 第31-32页 |
·善于接纳网络民意是前提 | 第31页 |
·积极落实网络民意是根本 | 第31-32页 |
·提高应对网络媒体能力 | 第32页 |
·提高与网络媒体相处的能力 | 第32页 |
·提高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 | 第32页 |
·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32-34页 |
·要实行网络发言人实名制 | 第33页 |
·要建立网络发言人问责制 | 第33页 |
·网络发言人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 | 第33-34页 |
·加强制度与机制建设 | 第34-36页 |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维护公民的知情权 | 第34页 |
·完善网络问政的长效机制,促使网络问政常规化 | 第34页 |
·完善网络问政的考核与奖惩机制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个人简历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