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控制系统框架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3页
   ·天文望远镜和观测控制系统的发展第11-13页
   ·现代天文望远镜及其观测控制系统第13-17页
   ·观测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框架第17-18页
   ·LAMOST 望远镜和观测控制系统第18-19页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第19页
   ·论文的结构第19-21页
 参考文献第21-23页
第二章 面向对象的软件框架第23-33页
   ·面向对象的软件框架概念第23-24页
   ·框架和其它软件复用技术的关系第24-25页
   ·框架涉及的一些问题第25-28页
   ·框架的开发过程第28-29页
   ·观测控制领域常用的分布式框架第29-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第三章 观测控制系统领域分析和建模第33-47页
   ·望远镜软件控制体系结构第33-35页
   ·观测控制系统领域研究第35-40页
     ·参与者第35页
     ·核心功能需求第35-39页
     ·非功能需求第39-40页
   ·观测控制系统领域建模第40-43页
   ·命令模型第43页
   ·子系统的状态转换图第43-44页
   ·系统之间的协议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第四章 观测控制系统框架的设计和实现第47-63页
   ·观测控制系统的逻辑架构第47-48页
   ·技术服务层第48页
   ·核心功能层第48-53页
   ·核心组件层第53-59页
   ·高等级工具层第59页
   ·组件之间的关系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第五章 观测控制系统信息可视化研究第63-79页
   ·观测控制系统信息可视化研究现状第63-64页
   ·观测控制系统用户界面设计方法第64-65页
   ·用户界面设计的需求分析第65-66页
   ·用户界面的设计第66-77页
     ·抽象视图和关联性设计第66-68页
     ·用户界面的结构设计第68-70页
     ·3D 显示技术第70-75页
     ·用户界面的可用性测试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第六章 基于框架的观测控制系统开发示例第79-93页
   ·LAMOST 观测控制系统的开发第79-84页
     ·物理意义第79-80页
     ·实例化过程第80-83页
     ·开发结果第83-84页
   ·可靠广播数据传输层实现第84-93页
     ·物理意义第84-85页
     ·实现过程第85-89页
     ·开发结果第89-93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93-95页
   ·总结第93页
   ·今后工作的展望第93-95页
附录Ⅰ 常用的设计模式第95-101页
附录Ⅱ Qt 绘图介绍第101-107页
附录Ⅲ 常用的正则表达式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第109-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立体匹配算法的研究和应用
下一篇:云计算数据中心结构及其调度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