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的选题背景 | 第11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2-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第2章 铁路行车与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 第15-28页 |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 | 第15-18页 |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15-17页 |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 | 第17-18页 |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及安全风险管理 | 第18-28页 |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 第18-20页 |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20-21页 |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 | 第21-23页 |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源组成 | 第23-25页 |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 第25-28页 |
第3章 京沪高铁蕴藻浜桥工程概况及既有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28-36页 |
·京沪高速铁路蕴藻浜桥工程概况 | 第28-32页 |
·工程范围 | 第28页 |
·工 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28-29页 |
·气象条件 | 第29页 |
·工 程特点 | 第29-32页 |
·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有关要求及规定 | 第32-36页 |
·铁道部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有关要求及规定 | 第32-33页 |
·上海铁路局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有关要求及规定 | 第33-36页 |
第4章 京沪高铁蕴藻浜桥上跨既有京沪铁路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价 | 第36-43页 |
·京沪高铁蕴藻浜桥上跨既有京沪铁路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 第36-39页 |
·自然环境原因的安全风险源识别 | 第37-38页 |
·人员构成原因的安全风险源识别 | 第38-39页 |
·其他原因的安全风险源识别 | 第39页 |
·京沪高铁蕴藻浜桥上跨既有京沪铁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 第39-43页 |
·京沪高铁蕴藻浜桥自然环境原因的安全风险评价 | 第39-40页 |
·人员构成原因的安全风险评价 | 第40-41页 |
·其他原因的安全风险评价 | 第41-43页 |
第5章 京沪高铁蕴藻浜桥上跨既有京沪铁路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 第43-63页 |
·京沪高铁蕴藻浜上跨桥施工自然环境原因的安全风险管理 | 第43-49页 |
·自然环境原因安全风险中地基和结构等Ⅰ级安全风险管理 | 第43-47页 |
·自然环境原因安全风险中施工场地冲突的Ⅱ级安全风险管理. | 第47-49页 |
·人员构成原因的安全风险管理 | 第49-55页 |
·针对人员构成原因安全风险管理建立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 第49-50页 |
·针对人员构成原因安全风险管理建立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 第50-55页 |
·其他原因的安全风险管理 | 第55-60页 |
·加强封锁要点施工管理和协调工作 | 第55-57页 |
·进一步加强其他原因的安全风险管理建立应急保障体系 | 第57-60页 |
·蕴藻浜桥跨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和不足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