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0页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1页 |
一、 学生干部人格魅力的构成因素、表现特征及基本属性 | 第11-17页 |
(一) 人格的涵义 | 第11-12页 |
(二) 魅力的涵义 | 第12页 |
(三) 人格魅力涵义 | 第12页 |
(四) 学生干部人格魅力的主体构成因素 | 第12-14页 |
(五) 学生干部人格魅力的表现 | 第14-16页 |
(六) 学生干部人格魅力的基本属性 | 第16-17页 |
二、 学生干部人格魅力的现状 | 第17-20页 |
(一) 学生干部人格魅力的独特优势 | 第17-18页 |
(二) 学生干部的人格魅力存在让人担忧的一些问题 | 第18-20页 |
三、 影响学生干部人格魅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 第20-24页 |
(一) 学生组织的整体管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第20-21页 |
(二) 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学生人格魅力 | 第21-24页 |
四、 培养学生干部人格魅力的必要性 | 第24-28页 |
(一) 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24-25页 |
(二) 适应工作的需要 | 第25页 |
(三) 适应职业发展趋势的需要 | 第25-26页 |
(四) 适应知识经济创新趋势的需要 | 第26页 |
(五) 适应人才市场竞争趋势的需要 | 第26-27页 |
(六) 发挥典型示范的需要 | 第27页 |
(七)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 第27-28页 |
五、 培养学生干部人格魅力的途径 | 第28-36页 |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第28-29页 |
(二) 培养健全的人格 | 第29-30页 |
(三) 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 | 第30页 |
(四) 加强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 第30-31页 |
(五) 形成良好的仪表风度 | 第31-32页 |
(六) 加强人际交流的培养 | 第32-33页 |
(七) 加强团学组织制度创新 | 第33-34页 |
(八) 学生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 第34页 |
(九) 调动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