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8页 |
·手性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手性固定相的分类 | 第12页 |
·环糊精(cyclodextrin)手性固定相 | 第12-21页 |
·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在HPLC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物理吸附/埋法环糊精手性固定相 | 第14-15页 |
·化学键键合方式制备环糊精固定相 | 第15页 |
·醚键键合的环糊精手性固定相 | 第15-16页 |
·尿素基方式键合的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 | 第16-17页 |
·氨基键合的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 | 第17-19页 |
·三唑基键合的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 | 第19-21页 |
·其他类型的手性固定相 | 第21-25页 |
·大环抗生素手性固定相 | 第21-22页 |
·糖肽类大环抗生素手性固定相 | 第22页 |
·安莎霉素(ansamycin)类手性固定相 | 第22-23页 |
·蛋白质类手性固定相 | 第23页 |
·人血清蛋白类(HSA)手性固定相 | 第23-24页 |
·α-酸糖蛋(AGP)白手性固定相 | 第24-25页 |
·卵类粘蛋白(OVM)手性固定相 | 第25页 |
·核黄素结合蛋白(RfBP)手性固定相 | 第25页 |
·手性拆分机理 | 第25-26页 |
·布洛芬 | 第26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26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15μm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的合成 | 第28-36页 |
·引言 | 第28页 |
·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8页 |
·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二乙烯基苯的精制 | 第29页 |
·AIBN的精制 | 第29页 |
·分散聚合法制备苯乙烯种子 | 第29页 |
·苯乙烯种子的表征 | 第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分散聚合的反应机理 | 第29-30页 |
·反应温度对种子粒径的影响 | 第30页 |
·单体浓度对种子粒径的影响 | 第30-31页 |
·引发剂浓度对种子粒径的影响 | 第31-32页 |
·稳定剂浓度对种子粒径的影响 | 第32页 |
·分散聚合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2-33页 |
·种子溶胀聚合法制备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 | 第33-35页 |
·二步种子溶胀聚合实验方法 | 第34页 |
·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表征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的氨基化改性 | 第36-44页 |
·前言 | 第36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6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的硝化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硝化反应条件对硝化结果的影响 | 第38页 |
·反应温度对N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反应时间对N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浓硫酸浓度对硝化反应的影响 | 第40页 |
·硝化反应的优化 | 第40页 |
·硝基树脂的还原 | 第40-43页 |
·氨基树脂的表征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聚合物键合β-环糊精 | 第44-52页 |
·引言 | 第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4-45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4-45页 |
·β-环糊精键合氨基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 | 第45-46页 |
·环糊精的前处理 | 第45页 |
·氨基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连接戊二醛 | 第45页 |
·β-环糊精键合聚合物的反应 | 第45-46页 |
·β-环糊精固载量的测定 | 第46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6页 |
·β-CD固载量的测定 | 第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葡萄糖溶液的标准曲线 | 第47页 |
·反应机理 | 第47-48页 |
·不同因素对β-CD固载量的影响分析 | 第48-50页 |
·盐酸浓度对β-环糊精固载量的影响 | 第48页 |
·β-环糊精浓度对其固载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反应温度对环糊精固载量的影响 | 第49页 |
·反应时间对环糊精固载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环糊精键合树脂的条件优化 | 第50页 |
·氨基树脂键合其他小分子反应的初步探索 | 第50页 |
·氨基树脂与氯乙酸之间的反应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键合β-环糊精色谱填料在高液相色谱上的应用 | 第52-61页 |
·引言 | 第5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2-60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53页 |
·填料的预处理 | 第53页 |
·色谱柱的装填 | 第53页 |
·色谱柱的预处理 | 第53页 |
·乙酸-三乙胺缓冲液的配置 | 第53-54页 |
·β-CD-手性固定相对布洛芬的分离 | 第54-57页 |
·甲醇含量对布洛芬拆分的影响 | 第54-55页 |
·pH值对分离度的影响 | 第55页 |
·三乙胺浓度对布洛芬分离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柱温对布洛芬分离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流速对布洛芬分离度的影响 | 第57页 |
·布洛芬对映体拆分的优化 | 第57页 |
·商品化C18柱对布洛芬的分离 | 第57-58页 |
·商品化氨基柱对布洛芬对映体的拆分 | 第58页 |
·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吸附填料色谱柱对布洛芬的分离 | 第58-59页 |
·商品化手性柱对布洛芬对映体的分离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61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