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型道路清障车结构分析与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道路清障车概述 | 第12-13页 |
·道路清障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道路清障车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道路清障车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道路清障车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论文选题背景及来源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有限元理论与软件介绍 | 第20-24页 |
·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20页 |
·ANSYS 软件介绍 | 第20-21页 |
·ANSYS 软件简介 | 第20页 |
·APDL 参数化设计语言介绍 | 第20-21页 |
·HyperWorks 软件介绍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道路清障车结构综述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4-30页 |
·道路清障车结构综述 | 第24-26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29页 |
·几何模型处理与网格划分 | 第26-27页 |
·设置模型信息 | 第27-28页 |
·导出有限元模型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道路清障车有限元辅助设计分析 | 第30-70页 |
·挤压块的处理方式和计算结果说明 | 第30-32页 |
·吊臂基本吊重工况有限元分析 | 第32-41页 |
·载荷及工况说明 | 第32-33页 |
·约束方式及加载 | 第33-35页 |
·计算结果分析及结果分析 | 第35-41页 |
·吊臂侧拽工况有限元分析 | 第41-44页 |
·载荷及工况说明 | 第41-42页 |
·约束方式及加载 | 第42页 |
·计算结果分析及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转台及下车有限元辅助设计分析 | 第44-60页 |
·转台与下车计算工况说明 | 第44-45页 |
·回转支承简化 | 第45-47页 |
·约束方式及加载 | 第47-50页 |
·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下车结构改进 | 第52-53页 |
·结构改进后下车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53-60页 |
·托臂有限元分析 | 第60-64页 |
·载荷及工况说明 | 第60-61页 |
·约束方式及加载 | 第61-62页 |
·计算结果分析及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托臂工况下的下车有限元分析 | 第64-67页 |
·结构模拟 | 第64-65页 |
·整体约束及加载 | 第65-66页 |
·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分析心得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应力测试与结果对比分析 | 第70-80页 |
·测试目的 | 第70页 |
·测试设备简介 | 第70-71页 |
·测试方案 | 第71-75页 |
·桥路的连接方式 | 第71页 |
·测试工况与测点位置说明 | 第71-73页 |
·测试过程与测试现场 | 第73-75页 |
·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 第75-77页 |
·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转台减重优化设计与整车计算软件编制 | 第80-96页 |
·优化设计基本理论 | 第80-81页 |
·优化设计基本要素 | 第80-81页 |
·优化设计算法 | 第81页 |
·优化减重的意义 | 第81-82页 |
·基于 ANSYS 转台优化减重 | 第82-85页 |
·转台优化减重的基本过程 | 第82页 |
·ANSYS 优化流程 | 第82-83页 |
·建立转台优化的数学模型 | 第83-84页 |
·优化工况的确定 | 第84-85页 |
·优化分析文件的编写 | 第85页 |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85-89页 |
·优化结果 | 第85-88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88-89页 |
·验证转台强度刚度 | 第89页 |
·道路清障车计算软件的编制 | 第89-94页 |
·计算软件的构成 | 第89-92页 |
·计算软件的操作流程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6-98页 |
·全文总结 | 第96-97页 |
·展望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附录 A | 第102-106页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