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女性媒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CONTENTS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一、女性媒介的界定及发展 | 第15-17页 |
(一) 女性媒介的界定 | 第15页 |
(二) 我国女性媒介发展简述 | 第15-17页 |
二、我国女性媒介的现状及社会功能 | 第17-23页 |
(一) 我国女性媒介的现状 | 第17-20页 |
1.数量较多,种类繁杂 | 第17-19页 |
2.潜在受众较多,市场占有率失衡 | 第19页 |
3.市场竞争激烈,内容日趋软化 | 第19-20页 |
(二) 我国女性媒介的社会功能 | 第20-23页 |
1.尊重女性,促进女性事业的发展 | 第20页 |
2.妇女主流媒体承担正确引导舆论重任 | 第20-21页 |
3.倡导传媒监测与批评,构建正确的性别意识 | 第21-23页 |
三、我国女性媒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3-32页 |
(一) 我国女性媒介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1. 定位不准,缺乏特色 | 第23页 |
2. 重视度不够 | 第23-24页 |
3. 话题狭隘,内容低俗 | 第24-25页 |
4. 消费主义倾向严重 | 第25页 |
5. 性别歧视 | 第25-26页 |
6. 人物形象刻板 | 第26-27页 |
(二) 女性媒介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7-32页 |
1. 在女性媒介中女性缺乏信息控制权 | 第27-28页 |
2. 中国传统性别文化的潜在作用 | 第28-29页 |
3. 商业化导致的市场压力 | 第29页 |
4. 消费主义的影响 | 第29-30页 |
5. 女性的集体无意识 | 第30-32页 |
四、促进女性媒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第32-42页 |
(一) 实施多元化的报道策略 | 第32-34页 |
1.尊重女性,构建妇女事业发展的多元价值体系 | 第32-33页 |
2.丰富女性节目内容和形式 | 第33页 |
3.拓宽阳刚版面,吸引男性品牌 | 第33-34页 |
(二) 加强对社会性别意识的认知 | 第34-37页 |
1.观念上消除性别歧视 | 第34-35页 |
2.提高媒介工作者的性别意识 | 第35-36页 |
3.建立具有性别意识的传媒机制和传媒监测网络 | 第36-37页 |
(三) 强化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 | 第37-39页 |
1.提高女性的自身修养 | 第38页 |
2.强化女性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责任感 | 第38-39页 |
3.创新性别平等的报道方式 | 第39页 |
(四) 女性新闻工作者彰显自身职业优势 | 第39-42页 |
1. 在工作中发挥女性特质 | 第40-41页 |
2.在报道中体现女性视角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