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锥度薄壳体件成形工艺模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引言 | 第9页 |
·旋压工艺发展历史 | 第9-11页 |
·旋压的定义和分类 | 第11-15页 |
·普通旋压 | 第12-13页 |
·剪切旋压 | 第13-15页 |
·旋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旋压的基本理论 | 第19-29页 |
·变薄旋压成形时的三个区域 | 第19页 |
·强力旋压变形规律 | 第19-20页 |
·旋压过程分析 | 第20-21页 |
·旋压零件的质量分析 | 第21-23页 |
·旋压零件的制造精度 | 第21-22页 |
·旋压件的机械性能 | 第22-23页 |
·旋压工艺的优点和缺点 | 第23-24页 |
·旋压工艺的优点 | 第23页 |
·旋压工艺的缺点 | 第23-24页 |
·旋压工艺的缺陷及消除措施 | 第24页 |
·普通旋压时的起皱和开裂 | 第24页 |
·筒形件和锥形件强力旋压时的起皱和开裂 | 第24页 |
·残余应力 | 第24-26页 |
·强力旋压残余应力概念 | 第24-25页 |
·旋压件残余应力的形成 | 第25-26页 |
·提高旋压件质量的途径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旋压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29-39页 |
·剪切旋压工艺设计程序 | 第29页 |
·零件剪切旋压毛坯尺寸计算 | 第29-32页 |
·旋压次数的确定 | 第30-31页 |
·旋压毛坯的确定 | 第31-32页 |
·零件旋压管材的确定 | 第32-33页 |
·旋压变形的工艺参数及其确定原则 | 第33-37页 |
·旋压方向的确定 | 第33页 |
·壁厚减薄率的确定 | 第33-34页 |
·进给比和主轴转速的确定 | 第34页 |
·旋轮装置的结构 | 第34-35页 |
·旋轮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35-36页 |
·旋压时的冷却和润滑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扩缩口模具 | 第39-51页 |
·缩口工艺分析 | 第39-41页 |
·扩口工序的变形特点及应力分析 | 第41-42页 |
·扩缩口工艺设计 | 第42-44页 |
·缩口工艺设计 | 第42-43页 |
·扩口工艺设计 | 第43-44页 |
·扩缩口模具 | 第44-48页 |
·凸模 | 第44-45页 |
·凹模 | 第45-48页 |
·模具机构及工作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旋压毛坯的数值模拟 | 第51-63页 |
·引言 | 第51页 |
·旋压毛坯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凹凸模摩擦因子的选择 | 第52-56页 |
·最优摩擦因子模拟过程 | 第56-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