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 ·农村信息化概述 | 第11-17页 |
|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内涵及重要性 | 第11-12页 |
|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服务主体 | 第12-13页 |
| ·农村信息服务途径分析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模式研究 | 第17-19页 |
| ·“政府+协会+农户”型服务模式 | 第18页 |
| ·“政府+企业+农户”型服务模式 | 第18页 |
| ·“政府+科技示范点+农户”型服务模式 | 第18-19页 |
| ·“政府+协会+企业+农户”型服务模式 | 第19页 |
| ·“企业+协会+农户”型服务模式 | 第19页 |
| ·“专家大院”型服务模式 | 第19页 |
| ·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 第19-22页 |
| ·项目管理相关概述 | 第19-21页 |
| ·基于项目管理的农村信息服务建设 | 第21-22页 |
| ·电信运营商对农村信息服务建设的推动作用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项目管理理论与农村信息服务建设 | 第24-31页 |
| ·项目范围的确立 | 第24-26页 |
| ·项目范围管理 | 第24页 |
| ·项目时间管理 | 第24-26页 |
| ·电信运营商推动农村信息服务的SWOT分析 | 第26-29页 |
| ·优势分析(Strength) | 第26-27页 |
| ·劣势分析(Weakness) | 第27页 |
|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第27-28页 |
| ·挑战分析(Threat) | 第28-29页 |
| ·项目质量管理与人员保障 | 第29-31页 |
| ·项目质量管理 | 第29页 |
| ·项目人员保障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运营商农村信息服务的模式选择 | 第31-39页 |
| ·珠海移动农村信息服务可持续运营新模式 | 第31-33页 |
| ·以移动运营商为主,组织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产业链 | 第32页 |
| ·制定推广服务方案 | 第32页 |
|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 | 第32-33页 |
| ·制定奖惩措施,建立推广队伍 | 第33页 |
| ·扬州移动分公司拓展农村信息服务实例 | 第33-35页 |
| ·打造惠民信息服务“农信通” | 第33页 |
| ·开通农业科技服务热线 | 第33-34页 |
| ·研发农机跨区作业的导航仪“农机通” | 第34页 |
| ·创建信息服务平台“农服通” | 第34-35页 |
| ·苏州电信分公司建设农村通信市场的思路与措施 | 第35-36页 |
| ·总体思路 | 第35页 |
| ·组织体系构建 | 第35-36页 |
| ·管理措施 | 第36页 |
| ·盐城电信分公司建设农村通信市场的思路与措施 | 第36-39页 |
| ·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区域营销 | 第36-37页 |
| ·完善激励体系,激励员工队伍 | 第37页 |
| ·送教送培下乡,提升员工技能 | 第37页 |
| ·梳理营销路径,优化营销模式 | 第37页 |
| ·改善网络质量,做好支撑服务 | 第37-38页 |
| ·完善业务流程,服务支撑基层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案例分析:泰州电信“三网融合示范村”项目管理实施 | 第39-45页 |
| ·电信三网融合主推业务 | 第39页 |
| ·确定项目范围 | 第39-40页 |
| ·项目SWOT分析 | 第40页 |
| ·项目质量管理 | 第40-44页 |
| ·制定项目推进计划 | 第40-41页 |
| ·确定项目质量计划 | 第41-42页 |
| ·开展项目质量控制 | 第42-44页 |
| ·项目实施效果 | 第44页 |
| ·项目局限与不足 | 第44-45页 |
| 第六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第45-49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电信运营商农村信息服务项目开发的原则 | 第45页 |
| ·电信运营商农村信息服务建设需融入项目管理的理念 | 第45-46页 |
| ·建议 | 第46-48页 |
| ·选择合适的技术组合 | 第46页 |
| ·认真策划,有步骤地开发农村市场 | 第46-47页 |
| ·加大农村市场的营销力度 | 第47页 |
| ·打造“村通工程”产业链以降低成本 | 第47-48页 |
| ·发挥农村信息化各级主体作用 | 第48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48-49页 |
| ·缺乏有效的项目过程评价 | 第48页 |
| ·缺乏外部适应性考量 | 第48页 |
| ·缺乏电信企业合作开发农村信息市场的机制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