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导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13页 |
·有关食品安全的研究 | 第11-12页 |
·有关行政执法的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2 法治政府视阈下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理论阐释 | 第17-26页 |
·法治政府 | 第17-18页 |
·法治政府的内涵 | 第17页 |
·法治政府与法制政府 | 第17页 |
·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 | 第17-18页 |
·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4页 |
·食物与食品 | 第18页 |
·食品安全 | 第18-20页 |
·食品安全行政执法 | 第20-24页 |
·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方式 | 第24-25页 |
·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内容 | 第25页 |
·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意义 | 第25-26页 |
3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26-36页 |
·调查样本与调查设计 | 第26-28页 |
·我国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6页 |
·执法依据不完善 | 第28-30页 |
·执法体制不合理 | 第30-32页 |
·过分依赖运动式执法模式 | 第32-33页 |
·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 | 第33-34页 |
·执法责任制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4-36页 |
4 加强和改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对策建议 | 第36-43页 |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 第36-37页 |
·以《食品安全法》为主,整合现有法律资源 | 第36页 |
·完善配套法规,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 第36-37页 |
·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 第37页 |
·完善食品安全执法体制 | 第37-38页 |
·确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地位,设立地方协调机构 | 第37-38页 |
·整合执法机构,理顺权责关系 | 第38页 |
·优化食品安全执法方式 | 第38-39页 |
·变分段执法方式为全程管理的执法方式 | 第38-39页 |
·变单一、运动式执法为综合执法,加强各执法部门的合作 | 第39页 |
·加强食品安全执法保障 | 第39-41页 |
·加强执法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引导 | 第39-40页 |
·完善食品召回制度 | 第40页 |
·加强对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 第40页 |
·建立相关奖励机制 | 第40-41页 |
·强化食品安全执法监督 | 第41-43页 |
·完善执法责任制,推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 第41页 |
·加强司法监督和行政执法部门内部监督 | 第41-42页 |
·加强公众参与,完善社会舆论监督 | 第42-4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1 近十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 | 第47-52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 | 第52-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