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数量性状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QTL定位在育种上的应用 | 第13-16页 |
·作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作物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回交导入系群的构建 | 第21页 |
·全生育期耐盐筛选及耐盐性重复鉴定 | 第21页 |
·耐盐恢复系测交群体及耐盐QTL聚合群体的构建 | 第21-22页 |
·耐盐恢复系的选育及其测交种的优势评定 | 第22页 |
·耐盐QTL聚合效应的苗期鉴定 | 第22-24页 |
·基因型分析及物理图谱的构建 | 第24-25页 |
·DNA的提取 | 第24页 |
·SSR分析 | 第24页 |
·SNP分析 | 第24-25页 |
·物理图谱的构建 | 第25页 |
·数据分析与QTL定位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63页 |
·明恢86背景4个回交导入群体的耐盐筛选 | 第27页 |
·耐盐选择群体在正常水田条件下相关性状的表现 | 第27-30页 |
·耐盐恢复系测交种在正常水田环境下的性状分析 | 第30-38页 |
·耐盐恢复系测交种在水田条件下的性状表现 | 第30-36页 |
·耐盐恢复系测交种在水田条件下的杂种优势评价 | 第36-37页 |
·耐盐恢复系测交种产量及其组分的相关分析 | 第37-38页 |
·全生育期耐盐QTL定位 | 第38-45页 |
·产量和杂种优势的QTL定位 | 第45-60页 |
·测交F_1群体杂种优势的表型值 | 第45-48页 |
·明恢86/GAYABYEO产量和杂种优势QTL定位 | 第48-51页 |
·明恢86/沈农265产量和杂种优势QTL定位 | 第51-52页 |
·明恢86/早籼14产量和杂种优势QTL定位 | 第52-56页 |
·明恢86/Y134产量和杂种优势QTL定位 | 第56-60页 |
·杂种优势QTL的效应分析 | 第60页 |
·耐盐、产量和杂种优势QTL的遗传重叠 | 第60-61页 |
·耐盐QTL聚合效应的苗期鉴定 | 第61-6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3-67页 |
·全生育期耐盐恢复系的筛选 | 第63页 |
·水稻耐盐“有利隐蔽”基因的挖掘 | 第63页 |
·耐盐杂交稻组合的选育 | 第63-64页 |
·QTL定位方法的比较 | 第64-65页 |
·杂种优势的作用机理 | 第65页 |
·耐盐、产量和杂种优势QTL的遗传重叠 | 第65-66页 |
·聚合育种策略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