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桑叶概述 | 第13-14页 |
·桑叶多糖类化合物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桑叶多糖类化合物的结构与组成 | 第14页 |
·桑叶多糖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 第14-15页 |
·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概述 | 第15-17页 |
·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组成 | 第15-16页 |
·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 第16-17页 |
·桑叶生物碱类化合物研究概述 | 第17-18页 |
·桑叶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与组成 | 第17页 |
·桑叶总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 第17-18页 |
·苦瓜多肽研究概述 | 第18-19页 |
·苦瓜蛋白类化合物的组成 | 第18页 |
·苦瓜多肽类化合物的生物功能 | 第18-19页 |
·各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 第19-20页 |
·浸渍提取法 | 第19页 |
·索式提取法 | 第19页 |
·超临界液体萃取法 | 第19-20页 |
·超声波提取法 | 第20页 |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 第20页 |
·分离纯化及含量检测 | 第20-23页 |
·多糖类成分的分离纯化 | 第20-21页 |
·黄酮类及生物碱类成分的分离纯化 | 第21-22页 |
·桑叶多糖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第22页 |
·桑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桑叶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第23页 |
·糖尿病概述 | 第23-25页 |
·化学药降糖 | 第24-25页 |
·中药降糖 | 第25页 |
·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 第25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第2章 桑叶多糖成分的研究 | 第27-3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原料的预处理 | 第27页 |
·桑叶多糖的定性检测 | 第27页 |
·桑叶多糖的定量检测 | 第27-29页 |
·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 | 第29页 |
·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多糖 | 第29-30页 |
·纯化方法的考察 | 第30页 |
·桑叶粗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3页 |
·提取方法的选择 | 第31页 |
·纯化方法研究 | 第31-32页 |
·桑叶粗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桑叶黄酮成分的研究 | 第35-4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桑叶黄酮的定性检测 | 第35页 |
·桑叶黄酮的定量检测 | 第35-36页 |
·回流提取法提取黄酮 | 第36-37页 |
·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黄酮 | 第37页 |
·纯化方法的考察 | 第37页 |
·桑叶总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0页 |
·提取方法的选择 | 第38页 |
·纯化方法的研究 | 第38页 |
·桑叶总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桑叶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 第42-61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6页 |
·原料的预处理 | 第42页 |
·桑叶总生物碱的定性检测 | 第42页 |
·桑叶总生物碱的定量检测 | 第42-43页 |
·回流提取法提取桑叶总生物碱 | 第43页 |
·超声提取法提取桑叶总生物碱 | 第43-44页 |
·微波辅助提取桑叶总生物碱 | 第44页 |
·大孔树脂纯化法 | 第44页 |
·桑叶总生物碱回流提取法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44-45页 |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微波提取桑叶生物碱的工艺优化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9页 |
·提取方法的选择 | 第46页 |
·桑叶总生物碱回流提取法提取工艺的优化结果 | 第46-53页 |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微波提取桑叶生物碱的工艺优化 | 第53-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苦瓜多肽的研究 | 第61-66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61-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4页 |
·苦瓜多肽的提取 | 第62页 |
·苦瓜多肽的定量检测 | 第62-63页 |
·苦瓜多肽的纯化方法考察 | 第63-64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肽纯度的检测 | 第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5页 |
·纯化方法的研究 | 第64页 |
·苦瓜多肽凝胶柱层析 | 第64-65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肽样品纯度的结果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桑叶降糖有效成分及苦瓜多肽的降糖作用考察 | 第66-8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66-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的影响 | 第67页 |
·糖尿病小鼠的造模 | 第67页 |
·不同组分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影响 | 第67页 |
·不同组分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不同剂量桑叶总生物碱对正常小鼠心、肺、肝的影响 | 第68页 |
·不同剂量生物碱对糖尿病模型小鼠心、肺、肝的影响 | 第68页 |
·统计方法 | 第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81页 |
·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 第68-70页 |
·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70页 |
·不同组分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70-72页 |
·不同组分对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 | 第72-73页 |
·不同组分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73-75页 |
·不同组分对小鼠葡萄糖耐受量的影响 | 第75-76页 |
·不同组分对小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 第76-77页 |
·不同剂量生物碱对正常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77-78页 |
·不同剂量生物碱对模型组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78页 |
·不同剂量生物碱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78页 |
·不同剂量生物碱对模型组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78-79页 |
·不同剂量生物碱对正常小鼠脏器的影响 | 第79-80页 |
·不同剂量生物碱对模型组小鼠脏器的影响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7章 桑叶降糖有效成分及苦瓜多肽与二甲双胍的协同降糖作用考察 | 第83-9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83-84页 |
·实验方法 | 第84-85页 |
·联合用药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影响 | 第84页 |
·联合用药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 第84页 |
·统计方法 | 第84-8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5-90页 |
·联合用药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85-86页 |
·联合用药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86-87页 |
·联合用药对小鼠葡萄糖耐受量的影响 | 第87-89页 |
·联合用药对小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 第89-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