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西方国家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 | 第11-13页 |
·描述性视角研究农民工就业能力 | 第13-14页 |
·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影响因素框架的构建 | 第14页 |
·政府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 | 第14页 |
·述评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21页 |
·新公共管理产生的背景 | 第18-19页 |
·新公共管理的涵义 | 第19-20页 |
·新公共管理的内容 | 第20-21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运用的可行性 | 第21页 |
·政府行为 | 第21-23页 |
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和特征 | 第23-26页 |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 第23页 |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 第23-26页 |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分析 | 第26-29页 |
·文化素质仍有所欠缺 | 第26页 |
·技能素质偏低,缺少专项的职业技能 | 第26-27页 |
·心理素质有所缺失 | 第27-28页 |
·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 第28-29页 |
4 政府行为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 | 第29-36页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个体因素 | 第29页 |
·个体环境因素 | 第29-30页 |
·外部环境因素 | 第30-31页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31-32页 |
·政府行为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中的重要性 | 第32-33页 |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中的政府行为定位 | 第33-36页 |
·以多元化为基准的规划定位 | 第33-34页 |
·以有效性为基准的组织定位 | 第34页 |
·以公共服务为基准的职能定位 | 第34-36页 |
5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中的政府行为困境 | 第36-40页 |
·政策的有效性不强 | 第36-38页 |
·现行的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政策 | 第36页 |
·现行政策有效性不强 | 第36-37页 |
·忽视对公共政策的效果评估 | 第37-38页 |
·行政组织整合功能较差 | 第38-39页 |
·政府资金实际运用不到位 | 第39-40页 |
6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中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 | 第40-46页 |
·完善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政策支持体系 | 第40-41页 |
·建立完善的评估体制 | 第41-42页 |
·引入多元化的监督机制 | 第42页 |
·加强引导作用 | 第42-43页 |
·明确角色转变及三方结合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