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多核平台的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插图索引第11-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本论文主要工作概述第17页
   ·论文结构第17-19页
第2章 流量测量技术与多核技术第19-36页
   ·流量测量技术综述第19-29页
     ·网络流量的定义第19页
     ·数据包监测第19-20页
     ·“流”的定义第20-21页
     ·网络流量测量第21-23页
     ·流量测量方法第23-26页
     ·网络流量采集技术第26-29页
   ·多核技术概述第29-35页
     ·基本概念第29-30页
     ·多核相关技术第30-33页
     ·流量测量多核处理技术分析第33-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基于多核平台的数据包捕获方法性能评估第36-50页
   ·引言第36-37页
   ·数据包捕获方法概述第37-41页
     ·基于 Libpcap 数据包捕获方法第37-38页
     ·基于 Libpcap-mmap 数据包捕获方法第38页
     ·基于 PF_RING 数据包捕获方法第38-41页
   ·BPF 过滤机制第41-43页
   ·实验环境与方案设计第43-45页
     ·实验对象第43页
     ·实验环境第43-44页
     ·实验数据包产生方法第44-45页
     ·实验方案第45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5-49页
     ·包大小与数据包捕获速率第45-47页
     ·包大小与 CPU 总使用率第47页
     ·单核与多核平台下捕包速率第47-48页
     ·各捕包方法 CPU 负载平衡情况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基于多核的数据包捕获时的改进第50-57页
   ·引言第50页
   ·基于 RSS 负载平衡方法第50-52页
   ·基于 FD+RSS 负载平衡方法第52-53页
   ·实验测试第53-56页
     ·实验设计第53-54页
     ·捕包能力测试第54-55页
     ·负载平衡测试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多核架构下流量监测应用数据包处理模型设计第57-64页
   ·引言第57页
   ·入侵检测工具 Snort第57-59页
   ·架构模型第59-62页
     ·平行并行架构模型第59-60页
     ·树状并行架构模型第60-62页
   ·实验设计与分析第62-63页
     ·实验设计第62页
     ·实验一第62页
     ·实验二第62-63页
   ·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2-73页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量数据时间机系统的改进研究
下一篇:基于进化算法和时空独立成分分析的基因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