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聚乙烯的分类 | 第10-11页 |
| ·高密度聚乙烯的开发与应用 | 第11-14页 |
| ·高密度聚乙烯的发展 | 第11-12页 |
| ·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料简介 | 第12-14页 |
| ·Phillips铬系催化剂简介 | 第14-24页 |
| ·Phillips铬系催化剂的特点 | 第14-15页 |
| ·Phillips铬系催化剂的制备 | 第15-16页 |
| ·Phillips铬系催化剂改性方法介绍 | 第16-24页 |
| ·钒系催化剂 | 第24-25页 |
| ·单釜双峰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课题的提出、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2章 钛改性硅胶负载型铬钒双中心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性能研究 | 第28-48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35页 |
|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8页 |
| ·钛改性硅胶负载型铬钒双中心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32页 |
|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32-33页 |
| ·乙烯常压淤浆聚合过程 | 第33-34页 |
| ·聚乙烯产品性能表征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第35-36页 |
| ·乙烯常压淤浆聚合动力学 | 第36-43页 |
| ·聚乙烯产品性能表征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3章 铝改性硅胶负载型铬钒双中心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性能研究 | 第48-72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48页 |
| ·铝改性硅胶负载型铬钒双中心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50页 |
|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50页 |
| ·乙烯常压淤浆聚合过程 | 第50页 |
| ·聚乙烯产品性能表征方法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70页 |
|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第50-52页 |
| ·乙烯常压淤浆聚合动力学 | 第52-62页 |
| ·聚乙烯产品性能表征 | 第62-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4章 铝改性对负载型铬钒双中心催化剂聚合产品短支链分布的影响 | 第72-81页 |
| ·引言 | 第72页 |
| ·程序升温淋洗分级与连续白成核退火联用分析方法的原理 | 第72-73页 |
| ·程序升温淋洗分级分析 | 第72页 |
| ·连续自成核退火分析 | 第72-73页 |
| ·实验部分 | 第73-74页 |
|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73页 |
| ·程序升温淋洗分级实验 | 第73-7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4-80页 |
| ·聚合物不同温度级份样品的重量分布 | 第74-77页 |
| ·聚合物不同温度级份的连续白成核退火分析 | 第77-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