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杨凌地区居住区基本状况调查分析 | 第11页 |
·杨凌示范区主要的居住区建设用地及人口规划分布 | 第11-12页 |
·杨凌地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方法及技术问题研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居住区景观建设的环境特征分析 | 第13-16页 |
·居住区综述 | 第13页 |
·居住区的概念 | 第13页 |
·居住区的形式和构成 | 第13页 |
·国内外居住区景观规划的发展及建设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居住区景观规划的发展及建设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居住区景观规划的发展及建设现状 | 第14页 |
·居住区景观规划的发展及建设现状概述 | 第14-16页 |
·居住区绿地景观形成的要素 | 第14页 |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建设原则 | 第14-16页 |
第三章 不同类型居住区绿地规划的相关探讨 | 第16-21页 |
·不同时间历程的居住区绿化规划 | 第16-17页 |
·新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 第16页 |
·旧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 第16-17页 |
·不同经济层次居住区绿地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 第17-18页 |
·高档居住区绿地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 第17-18页 |
·中档居住区绿地环境景观的规划设计建设 | 第18页 |
·低挡居住区绿环境景观地规划设计建设 | 第18页 |
·不同居住社群的居住区的绿地规划设计 | 第18-21页 |
·非专类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 第18-19页 |
·专类居住区绿地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建设 | 第19-21页 |
第四章 居住区不同绿地规划设计建设原理及原则 | 第21-29页 |
·居住区公共空间绿地的合理组织规划 | 第21-22页 |
·开放式绿地空间的规划 | 第21页 |
·封闭式绿地空间的规划 | 第21页 |
·小区公共景观空间的分割与渗透 | 第21-22页 |
·居住区宅旁绿地的规划设计 | 第22-23页 |
·居住区宅旁绿地的规划设计思想 | 第22页 |
·居住区宅旁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第22-23页 |
·居住区道路绿化 | 第23-24页 |
·居住区道路分级与规格 | 第23页 |
·居住区道路绿化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居住区停车设施的绿化规划设计 | 第24-25页 |
·小区停车空间绿化设计作用 | 第24页 |
·停车空间设计及绿化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居住区公共建筑景观及小品的设计 | 第25-26页 |
·居住区公共建筑景观及小品意义 | 第25-26页 |
·居住区公共建筑景观及小品作用 | 第26页 |
·小区景观植物的设计基本要素 | 第26-29页 |
·绿化植物相关间距要求 | 第26-27页 |
·乔灌木位置距各种市政管线及小区设施管线的距离规定 | 第27页 |
·乔灌木与其他基础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 | 第27-28页 |
·居住区景观植物树种的选择 | 第28-29页 |
第五章 杨凌居住区景观建设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29-45页 |
·杨凌概况 | 第29-30页 |
·杨凌历史文化的发展 | 第29页 |
·杨凌居住区发展概述 | 第29页 |
·杨凌城市发展的战略与定位 | 第29-30页 |
·杨凌居住区景观空间设计及功能性滞后 | 第30-34页 |
·早期小区,以建筑为主,公共空间缺失严重 | 第30页 |
·小区整体建筑设计相似,建筑特色、文化可识别性差 | 第30-31页 |
·小区内景观空间杂乱,规划设计较弱 | 第31页 |
·小区内景观绿地随意更改及缺乏养护 | 第31-32页 |
·追求景观形式,弱化景观功能性 | 第32-33页 |
·利益最大化,忽视景观性,绿化率低 | 第33页 |
·设计缺乏前瞻性,停车空间乱 | 第33-34页 |
·小区建筑景观缺失相应的景观文化 | 第34-35页 |
·设计模仿性强,植物、设计、空间多相同,缺乏创新 | 第34-35页 |
·缺失硬质景观或小品 | 第35页 |
·小区环境景观建设缺乏人性化设计原则 | 第35-37页 |
·小区绿地整体设计差 | 第35页 |
·居住区景观空间立面设计弱 | 第35-36页 |
·小区道路系统的设计不合理 | 第36页 |
·没有综合考虑特殊群体 | 第36-37页 |
·安全保护措施不足 | 第37页 |
·居住区公共设施的设计薄弱 | 第37页 |
·小区环境景观生态效益差 | 第37-39页 |
·铺地植物 | 第37-38页 |
·树种选择单一、贫乏 | 第38页 |
·植物的栽植密度 | 第38-39页 |
·植物与建筑景观空间效果差 | 第39-40页 |
·植物与建筑的关系弱 | 第39页 |
·植物与景观设施小品的配置差 | 第39-40页 |
·植物间空间组合效果差 | 第40页 |
·规划设计具体实践 | 第40-45页 |
·实践案例分析的意义 | 第41页 |
·设计说明 | 第41-4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5-48页 |
·未来杨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的思路 | 第45-46页 |
·杨凌居住区发展趋势和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