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科学研究工作论文

南京研究型大学产学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第17-27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7-22页
     ·产学合作第17-19页
     ·产学合作模式第19页
     ·产学合作模式分类第19-21页
     ·研究型大学第21-22页
   ·理论依据第22-25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高校参与产学合作的理论根源第22-23页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是产学合作的动力第23-24页
     ·实用主义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支持大学要适应社会第24页
     ·威斯康星思想提出了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第24-25页
     ·三螺旋理论强调了政府在产学合作中的导向作用第25页
     ·双因素理论为如何促使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提供了方法论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南京市研究型大学参与产学合作现状第27-43页
   ·南京市研究型大学产学合作基本情况第27-35页
     ·机构设置第27-29页
     ·产学合作的主要内容第29-32页
     ·产学合作的主要模式第32-34页
     ·典型案例——东南大学产学合作情况调查第34-35页
   ·影响南京市研究型大学参与产学合作的外部环境第35-39页
     ·政府方面第35-36页
     ·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情况第36-37页
     ·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第37-39页
   ·影响南京市研究型大学参与产学合作的内部因素第39-41页
     ·教学业绩考核第40页
     ·科研业绩考核第40页
     ·职称评定管理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南京市研究型大学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第43-53页
   ·大学方面的问题第43-46页
     ·科研成果的质量得不到重视第43-44页
     ·科研活动的出发点缺乏市场导向第44-45页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第45页
     ·教学活动得不到重视第45-46页
   ·企业方面的问题第46-47页
     ·企业与大学的合作意识不强第46页
     ·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高第46-47页
     ·大学和产业界的目标与价值诉求迥异第47页
   ·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7-51页
     ·资金来源不足第47-48页
     ·科研设施等资源和信息共享度低第48页
     ·产权和利益分配的矛盾第48-49页
     ·风险投资体系欠发达第49-50页
     ·中介服务机构欠发达第50页
     ·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促进南京市研究型大学产学合作的对策建议第53-71页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第53-55页
     ·政府部门提供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第53-54页
     ·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第54-55页
   ·规避和降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策略第55-57页
     ·建立投资前的风险预估体系第55页
     ·针对不同对象,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第55页
     ·政府出面引导和促进风险投资第55-56页
     ·发展担保机构,降低投资风险第56页
     ·大学直接与风险投资公司合作第56-57页
   ·改进产学合作的运行机制第57-62页
     ·政府部门要完善支持产学合作的政策法规第57-58页
     ·改进高校的各项考核评价标准第58-59页
     ·健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责任权益制度第59-60页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第60-62页
   ·发展中介服务机构第62-64页
     ·政府发挥中介服务的导向作用第62-63页
     ·研究型大学设立中介服务支持体系第63-64页
   ·开发产学合作多种模式第64-69页
     ·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第64-66页
     ·科技成果转让模式第66页
     ·以技术入股企业模式第66-67页
     ·向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模式第67页
     ·创办高科技创业型衍生公司模式第67-68页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结论第71-73页
   ·全文总结第71-72页
     ·研究了南京研究型大学产学合作活动的总体情况第71页
     ·从现状中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找出了原因所在第71页
     ·提出推进产学合作的对策和建议第71-72页
   ·研究展望第72-73页
     ·理论分析方面第72页
     ·实证研究方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资源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利用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下一篇:政府与职业教育关系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