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浙江省吴兴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与模式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绪论第13-29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6页
     ·研究背景第13-15页
     ·研究意义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6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6-21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1-26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6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理论研究第26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26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与评价第26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研究第26页
     ·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对策建议第26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6-29页
     ·研究方法第26-28页
     ·技术路线第28-29页
2 农村居民点整治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9-33页
   ·农村居民点及其整治的内涵第29-30页
     ·农村居民点第29页
     ·土地整治与农村居民点整治第29-30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理论基础第30-33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0页
     ·人居环境理论第30-31页
     ·区位理论第31页
     ·公共参与理论第31-32页
     ·博弈论第32-33页
3 吴兴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第33-45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33-40页
     ·区域概况第33-34页
     ·自然地理条件第34-35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35-36页
     ·土地利用现状情况第36-40页
   ·吴兴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第40-45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第40-43页
     ·农村居民点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43-45页
4 吴兴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与评价第45-76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的内涵第45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数量潜力测算方法第45-47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7-52页
     ·指标选取原则第47-48页
     ·指标体系构建第48-50页
     ·指标值归一化处理第50-51页
     ·潜力评价方法和结果表达第51-52页
   ·吴兴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与评价第52-76页
     ·技术路线第52-53页
     ·资料获取来源第53-54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数量潜力测算第54-55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第55-76页
5 吴兴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研究第76-92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回顾第76-79页
     ·村庄发展模式第76-77页
     ·组织管理模式第77-78页
     ·资金筹措模式第78-79页
   ·吴兴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研究第79-85页
     ·城镇化引领型模式第79-81页
     ·建设中心村型模式第81-82页
     ·内部整治型模式第82-84页
     ·整村搬迁型模式第84-85页
   ·典型案例分析——八里店镇南部片区土地综合整治第85-92页
     ·项目区概况第85页
     ·项目区现状情况第85-88页
     ·规划方案第88-90页
     ·资金筹措分析第90-91页
     ·效益评价第91-92页
6 推进吴兴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对策措施第92-95页
   ·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整治规划,规范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第92页
   ·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土地整治权属调整机制第92-93页
   ·建立差别化的整治运作模式,拓宽整治投融资渠道第93页
   ·加强组织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参与程度第93-95页
7 结论第95-97页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95-96页
   ·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附录第104-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