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9-11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12-13页
     ·本文的创新观点第12页
     ·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困难第12-13页
第二章 关于土地流转模式的基本理论综述第13-24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3-19页
     ·关于土地流转模式的制度变迁类型第13-14页
     ·关于土地流转模式的产权理论第14-17页
     ·关于交易费用影响土地流转的理论第17-18页
     ·关于农地流转的理论第18-19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9-23页
     ·有关农地流转的理论第20-21页
     ·有关农地流转模式的理论第21-23页
   ·总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我国目前土地流转的前提、现状及原则第24-31页
   ·我国目前土地流转的前提第24页
   ·我国区域地理环境及土地流转现状第24-26页
   ·我国目前土地流转模式遵循的原则第26-31页
     ·农民自愿、自主的原则第27页
     ·“三不变”原则第27-28页
     ·与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相适应的原则第28页
     ·有偿流转,保护农民权益的原则第28-29页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第29页
     ·不能形成两极分化,保护小农利益的原则第29-31页
第四章 四种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第31-52页
   ·四种土地流转模式的含义及选择原因第31-33页
     ·四种土地流转模式含义第31-32页
     ·四种土地流转模式的现状及选择原因第32-33页
   ·四种土地流转模式的制度变迁类型比较第33-35页
   ·四种土地流转模式制度安排比较第35-37页
   ·四种土地流转模式制度绩效比较第37-41页
   ·四种土地流转模式的适用条件及理想模式选择第41-47页
     ·四种土地流转模式适用条件比较第41-42页
     ·结合地区特点选择最理想模式第42-47页
   ·案例分析:四种模式的制度缺陷第47-52页
第五章 完善四种土地流转模式的措施第52-59页
   ·完善自发流转模式的措施第52-54页
     ·引入市场机制,减少交易费用第52页
     ·规范自发流转程序第52-53页
     ·完善纠纷解决制度第53-54页
   ·完善反租倒包模式的措施第54-55页
     ·尊重农民意愿第54页
     ·恰当定位村集体角色第54-55页
     ·健全土地使用权的价格评估机制第55页
     ·慎重选择企业合作第55页
   ·完善股份合作制模式的措施第55-57页
     ·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第55-56页
     ·开放封闭股权,增设流动股第56页
     ·合理分配股权收益、分担风险,增加激励第56页
     ·引导股份合作制向企业型转变第56-57页
   ·完善拍卖的措施第57-59页
     ·兼顾公平与效率第57页
     ·规范拍卖程序和相关法律制度第57-58页
     ·对资源治理项目在提供金融支持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63页
后记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换与合作行为中的保障和激励
下一篇:能源消耗、碳排放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基于我国各省区碳环境技术效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