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 绪论 | 第7-9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8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8-9页 |
二、 廉政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 第9-14页 |
(一) 文化的含义 | 第9-10页 |
(二) 廉政文化的含义 | 第10-11页 |
(三) 廉政文化的特点 | 第11-13页 |
(四) 廉政文化的功能 | 第13-14页 |
三、 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及其显著成效 | 第14-21页 |
(一) 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情况 | 第14-18页 |
(二) 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成效 | 第18-21页 |
四、 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 第21-24页 |
(一) 统筹全局,在廉政建设整体中把握廉政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 | 第21-22页 |
(二) 理论创新,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三) 加强领导,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 第23-24页 |
(四) 注重实效,灵活多样地选择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 | 第24页 |
五、 延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启示 | 第24-29页 |
(一) 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 | 第24-25页 |
(二) 坚持推陈出新,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 第25-26页 |
(三) 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 第26-27页 |
(四) 培育公民社会,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 | 第27-28页 |
(五) 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 | 第28-29页 |
六、 结语 | 第29-30页 |
注释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后记 | 第33-34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