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广东山区的发展政策优化探讨--以云浮市为例的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3页
Contents第13-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相关概念的解释第19-23页
     ·广东山区的界定第19-20页
     ·广东山区发展政策的基本内容第20-21页
     ·政策优化的定义第21-22页
     ·云浮市的基本情况第22-23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23-27页
     ·国内关于山区发展政策的研究现状第23-26页
     ·国外关于山区发展政策的研究现状第26-27页
   ·理论基础第27-31页
     ·公共政策分析理论第28-29页
     ·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第29-30页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第30-31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31-32页
     ·论文结构第31页
     ·研究方法第31-32页
第二章 广东山区发展政策实施成效及其局限第32-41页
   ·广东山区发展政策实施的成效第32-34页
     ·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第32页
     ·人均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第32-33页
     ·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第33-34页
   ·广东山区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局限第34-41页
     ·经济总量差距拉大第34-35页
     ·山区经济总量依然奇低第35-36页
     ·财政收入差距明显第36-37页
     ·财富差距依旧悬殊第37-39页
     ·山区的封闭性仍未根本改善第39-41页
第三章 广东山区发展政策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1-55页
   ·广东原有的政策理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第41-45页
     ·“重海轻江”的偏颇第41-43页
     ·“重北轻西”的偏颇第43-44页
     ·“重外轻内”的偏颇第44-45页
   ·广东山区发展政策对部分山区的区域空间定位不够科学第45-48页
     ·自身区位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错失与相邻较发达地区的联动合作机会第46-47页
     ·区域整合效应得不到充分利用,阻碍山区自身的提速发展第47-48页
   ·广东激励型财政政策存在内在性的缺陷第48-50页
   ·广东产业转移政策存在不足,后续的落实力度不够第50-52页
     ·产业转出地政府合作热情不高,产业转移园共建受阻第50页
     ·产业转移园资金困难,缺乏有效的招商引资机制第50-51页
     ·产业转入地政府的权限不足,园区建设与发展效果不甚理想第51页
     ·产业转入地缺乏产业引导政策,产业集聚效益有限第51-52页
   ·山区政府自身缺乏创新有效的发展政策第52-55页
第四章 广东山区发展政策的优化探讨第55-67页
   ·调整传统理念和现行的区域考量,优化广东山区发展政策的设计第55-60页
     ·增添“粤西山区”等概念,重视山区沿江整合发展的政策思路第55-56页
     ·共建山区与邻省的经济合作走廊,重视向内陆延伸开发的政策思路第56-58页
     ·增添“广佛肇云一体化”等政策思路,强化山区与相邻发达地区合作第58-60页
   ·调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广东的激励型财政政策第60-61页
     ·对山区县市实现政策性的倾斜,保证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均等化第60页
     ·调整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设计,适当地降低政策平台第60-61页
     ·激励性转移支付纳入财政预算,提高财政支出效果第61页
   ·优化广东产业转移政策,提升山区产业转移园的经济效益第61-62页
     ·建立有效的合作共享利益机制第61页
     ·建立完善的招商引资机制第61-62页
     ·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第62页
     ·完善产业引导政策第62页
   ·创新广东山区自身的发展政策,突破山区的发展瓶颈第62-67页
     ·产业发展政策第63-64页
     ·区域统筹政策第64-65页
     ·城乡统筹政策第65-67页
结语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珠江三角洲区域行政协同机制构建探究
下一篇:珠三角地区代耕农政策研究--以东莞市的广西宁明代耕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