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系统(传输系统)论文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综合仿真评估的可信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7-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1-13页
第二章 可信度分析的理论基础第13-29页
   ·可信度概述第13-16页
     ·仿真可信度基本概念第13页
     ·仿真可信度的性质第13-14页
     ·可信度分析的原则第14-15页
     ·可信度分析与 VV&A 的关系第15-16页
   ·可信度分析采用的方法第16-27页
     ·评估术语第16-17页
     ·面向系统级评估的评估方法第17-22页
     ·权重求取方法第22-27页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综合仿真评估的可信度研究的内容第27-29页
第三章 影响综合仿真评估的关键环节分析第29-47页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综合仿真评估的指标体系第29-34页
     ·建立指标体系所采用的原则第29-30页
     ·指标体系模型第30-32页
     ·指标体系的可信度分析第32-34页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综合仿真评估的原始数据处理第34-39页
     ·定量数据量化第34-36页
     ·定性数据量化第36-37页
     ·原始数据处理的可信度分析第37-39页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综合仿真评估的评估方法第39-45页
     ·权重求取的可信度分析第40-41页
     ·性能集结的可信度分析第41-43页
     ·评估方法的可信度分析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综合仿真评估的可信度分析第47-55页
   ·可信度分析的模型架构及分析步骤第47-48页
   ·可信度分析实例第48-52页
     ·指标体系的可信度第49页
     ·评估方法的可信度第49-50页
     ·原始数据处理的可信度第50-51页
     ·综合可信度第51-52页
   ·提高可信度等级的若干策略第52-54页
     ·正负理想方案的确定方法第52-53页
     ·其它若干提高可信度等级的策略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可信度分析的软件实现第55-61页
   ·软件规划第55-57页
     ·需求分析第55-56页
     ·评估软件总体设计思想第56-57页
   ·可信度分析的软件实现第57-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全文总结第61-62页
   ·工作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载通信系统频率指配兼容性评估技术
下一篇:微波无源器件模型接口软件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