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研究--基于国际资本流动视角的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页 |
·本文研究思路和创新 | 第10-12页 |
第2章 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理论基础 | 第12-17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银行脆弱性与金融脆弱性 | 第12页 |
·银行脆弱性与银行风险 | 第12页 |
·银行脆弱性与银行危机 | 第12-13页 |
·国际资本流动 | 第13页 |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3-17页 |
·宏观视角的理论回顾 | 第13-15页 |
·微观视角的理论回顾 | 第15-17页 |
第3章 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机理 | 第17-24页 |
·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直接冲击 | 第17-19页 |
·加剧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动 | 第17-18页 |
·使道德风险更易产生 | 第18-19页 |
·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间接冲击 | 第19-24页 |
·资产价格途径 | 第19-20页 |
·利率、汇率途径 | 第20-21页 |
·银行国际化途径 | 第21-24页 |
第4章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现状 | 第24-32页 |
·通过经常账户进行的资本流动 | 第24-27页 |
·我国经常项目变动特征 | 第24-25页 |
·通过贸易账户输入资本 | 第25页 |
·通过经常转移输入资本 | 第25-26页 |
·通过投资收益滞留输入资本 | 第26-27页 |
·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进行的资本流动 | 第27-32页 |
·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变动特征 | 第27-28页 |
·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资本流动 | 第28-32页 |
第5章 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研究 | 第32-46页 |
·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 | 第32-41页 |
·银行脆弱性的衡量指标 | 第32-33页 |
·计量方法的选择 | 第33-34页 |
·实证过程及结果 | 第34-40页 |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40-41页 |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分析 | 第41-46页 |
·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41-42页 |
·实证分析 | 第42-44页 |
·检验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第6章 分散我国银行业脆弱性的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市场环境 | 第46-47页 |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第46页 |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46-47页 |
·加强资本流动监管,合理资本市场开放步伐 | 第47-49页 |
·控制短期资本流入 | 第47-48页 |
·大力推动外商直接投资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